岛内学者:大陆是台湾经济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2002年9月19日21:45 新华网
|
新华网台北9月19日电(记者 赵卫 石莹) 台湾近日又泛起“不能放任台商西进大陆”的说法,当局监察部门日前通过“纠正案”称,行政当局“未能建立有效机制掌握台商投资大陆资讯”,“相关主管机构未能提出有效对策因应处理大陆台商债留台湾情形”等,人们从中再次感到了“戒急用忍”政策正在回潮。对此,岛内有学者认为,“这种作法不仅不合潮流,而且对提升岛内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均有害无益。”
常以南方朔为名发表时评的岛内资深政评人、台湾《新新闻》杂志主笔王杏庆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两岸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不能再自已关起门来。台湾经济要发展,就一定要与高速发展的大陆保持紧密联系。原困很简单,首先,可以扩展企业规模,使之向世界级企业发展;其次,可以从目前的以“代工”为主,向有自主能力的大企业迈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企业去大陆发展是其全球布局的中心环节。
对于所谓的“掏空论”,王杏庆表示,岛内企业抢进大陆市场并在大陆建立生产基地,与其扎实在岛内的研发、管理以及链接市场的能力并不矛盾,这一点已经被众多跨国企业的发展和运作所证明,所以不存在所谓“掏空”和“空洞化”问题,只有健全自身的经济体质和下力改善岛内的投资环境问题。他强调,现在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外汇来源地,如果扣除这一块,台湾的外汇收支将呈现负值。他认为,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岛内一些人所谓的“西进大陆会掏空台湾”说法自然会瓦解。
他说,现在许多国际性大企业都已把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移往大陆,而大陆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大陆经济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会进行自然整合,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台湾如果自外其中,才会被边缘化。经济本身就是一个永远的竞争过程,你今天领先,明天却不一定仍会保持领先,以不合时宜的观念去阻挡潮流是挡不住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对高速发展的大陆市场,台湾现在不去,确实会丧失机会。
对于两岸“三通”,王杏庆说,现在从台湾飞往香港的航班已达到了每天120班,而且搭乘率都高达八成以上,由此可见,有多少往来于两岸的人士在这条航线上耗费着时间和金钱。两岸尽快实现“三通”对台湾、对大陆都有利。(完)( 稿件来源:新华网 )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