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杜鹃”为何给深圳造成重大伤亡?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04日18:33 新华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新华网广州9月4日电(记者赵东辉)一场24年来的最强台风“杜鹃”袭击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各级政府预先做出周密部署和安排,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当前各项救灾复产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然而天灾无情,截至3日晚,全省因灾死亡人数达到38人。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台风在深圳造成20人死亡,其伤亡人数之多在深圳市乃至广东省为历年台风灾害所罕见。
2日晚上10时许,深圳宝安区公明镇西田村一个台资企业在建厂房一面新筑的高墙,在台风中倒塌,临近的工棚被压倒,造成16个民工死亡、14个民工受伤,成为这次台风袭击中最大的群死群伤事故。
台风“杜鹃”虽已离开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但它留下的不光是灾害和损失,还有更多宝贵的启示,以及人们对城市救灾防御体系的审视和反思。
一是防洪抗风工作重在抓基层部门的落实、抓薄弱环节、抓死角。据事发现场的民工介绍,在西田村倒塌的厂房墙体附近,建有两个工棚,住有约100名民工,其中被砸的工棚内住着约50名民工。而新建的墙体高达9米,修砌时间还不到6天,如此众多的民工集中沿墙而宿,在来势凶猛的“杜鹃”面前,其危情险景清晰可见。不管按照哪个条件,这些民工都属于应当被转移疏散的人员,如果施工单位能够明确通知他们撤离现场,如果基层政府能够采取有力措施转移他们到安全地方,这种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深圳市三防部门根据历史资料统计,自1983年至今的20年间,全市因台风、暴雨造成人员伤亡共15宗,平均每次灾害死亡7人。从遇难原因看,80%以上是死于简易工棚建筑倒塌。而此次台风“杜鹃”袭击中,全市共有2000多间简易工棚倒塌,有的简易工棚倒塌虽然没有砸死人,但还是有很多人被砸伤。
事实再一次警示人们,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御自然灾害从全局到细节,从战略部署到具体执行,都要缜而不疏、密而不漏,更要注意抓薄弱环节、抓容易被人们遗忘的死角,如此尚能做到万无一失。
二是城市防洪抗风的能力有待提高。此次台风横扫深圳,吹倒众多林木和广告牌,毁坏供电线路600多条,造成龙岗区部分地方、宝安城区、南头区等大面积停电,南头海关边检站被大水淹没,导致严重的车辆堵塞。今后,在城市绿化树的选种、加固上应多下工夫,在电力保障上要加强防范措施,城市排水系统也要适当考虑内涝出现的特殊情况。
这次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中,绝大部分是由公明镇西田村西田工业区在建厂房发生倒塌引起的,此种现象应引起基层政府的注意。深圳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各地在建工程多,临时工棚多。若是抗风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工棚倒塌,屋毁人亡。有关管理部门和建筑单位要特别加强在建工程的安全管理。
三是群众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亟待加强。据西田村倒塌现场的一位江西籍民工介绍,墙体倒塌前一段时间,工棚里突然停电,但这并未引起民工们的警觉。尽管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在台风来临之前,都做了大量的宣传、引导工作,但部分群众特别是外来民工对防风抗灾仍然知之甚少、认识不足。
专家指出,对防风抗灾的宣传应更具有针对性,并选择重点群体进行引导教育。深圳是外来民工聚散的主要地区之一,在防范自然灾害方面面临的形势比较特殊,有关部门不但要在防护措施上确保落实到位,而且还要在平时注重提高他们的抗灾自救意识。(完)(来源:新华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