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甜蜜的誓言,为什么会在婚后变成让女人鼻青脸肿的“老拳”?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为什么女性往往成为被冷落的对象?……社会转型期女性事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国人的深思。黑暴力、恶俗潮、就业难……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妇女九大,不少代表认为,这是当前我国妇女事业发展面临的三道“坎”。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推动妇女事业新跨越,就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破解这三大难题。
黑暴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家庭暴力又在“咬”人!32岁的“白衣天使”、沈阳市沈河区政协委员孙洪,因为表现突出被评为沈阳市沈河区抗击非典优秀工作人员。可就是这样一位能干的妻子,近日竟因劝阻丈夫不良行为惨遭丈夫毒打,险被掐死。
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全国各级妇联接到的有关家庭暴力的投诉近3万件(次),比2001年上升近30%,知识分子家庭中发生家庭暴力的情况日趋严重。
“家庭暴力是造成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跟踪家庭暴力案件研究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夏吟兰代表说,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中四分之一缘于家庭暴力。“男人靠体力的优势殴打女人是不自信的表现。可以说,对家庭成员实施的肉体、精神和性暴力,都会严重伤害婚姻双方的情感,加速婚姻的死亡。”来自上海的姚蔚代表剖析道。
面对家庭暴力,是选择默不做声?还是积极抗争?夏吟兰代表认为,受害者针对家庭暴力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主动寻求社会的支持,通过找单位、妇联、工会、派出所投诉或诉诸法律,以消除家庭暴力。
恶俗潮:隐性的性别歧视
一些媒体的约稿,让圈内一位知名体育摄影记者苦恼不已。因为经常拍摄一些女子啦啦队的照片,一些报纸总是暗示来点“带劲”的,“露得越多的越好,稿酬不是问题。”
谈起身边针对女性的恶俗文化,代表们感慨不已:一些报纸、刊物的标题、照片,喜欢以暴露女性隐私为卖点。一幅电脑鼠标的广告,最醒目的竟然是女性裸露的身体。
宋鱼水代表认为,由于长期封建文化的影响,男性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女性当花瓶看。媒体上出现的这股恶俗化倾向,绝对不是对女性的审美,而是对女性的一种物化,是隐性的性别歧视。
著名女性问题专家李银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知识女性并没感觉到外在形式上的不平等,但还是能感到有一种心理层面的、微妙的不平等。大众媒介或有意或无意地将女性花瓶化、商品化,说明在我们这个社会,歧视女性的观念和意识仍然根深蒂固。
就业难:女性的心头之“痛”
不久前的一则新闻曾引起广泛讨论:一个省会城市的人才招聘会上,一些单位竟公然提出:女性应聘的条件是,保证5到10年内不怀孕生子。
“对女性就业后一定期间内不得怀孕的要求,完全是违法的,即使签订了协议,从法律上讲也是无效的。”黑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肖丽华代表指出,虽然企业有用工自主权,但必须合乎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无权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史静寰代表看来,尽管目前我国法律对女性劳动权益有了较为全面的保护,但缺乏相应罚则。“这就对现实中出现的就业性别歧视,无法起到有力的遏制。”
对那些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女大学生来说,就业同样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雪代表列举的数字,形象地说明了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处境:全校今年本专科毕业生中,未能落实单位的学生中,近7成是女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女性的就业,就没有女性的自立,更谈不上女性的发展。代表们呼吁,要切切实实地采取措施,从政策、法规、社会舆论等多个层面,为女性发展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这是妇女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新华社记者(据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