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R地点”的入口 |
大洋网讯 山不可貌相
这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山,山上虽然有绿树覆盖,但远远看去,并没有让人产生“去看一看”的美景。然而,谁会想到,这座山中隐藏着美军最大的秘密。一旦爆发核战争或受到核袭击,这里将成为美国政府和军队的心脏。众所周知的是,“9·11”事件发生后,为防不测,美国副总统切尼从公众面前消失,那么他躲到哪里去了呢?据内幕人士透露,那段时间,切尼极有可能就藏身于这座貌不惊人的小山之中。
冷战时期,前苏联情报人员在监听美军的电话时,经常听到“R地点”这个字眼,虽然他们从分析这些通话中得出结论:这个地点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但美国政府一口咬定,“R地点”只是美国的敌对国家和不负责任的媒体炒作的产物,它根本就不存在。
军事分析人士认定,“R地点”的确存在,它就是宾夕法尼亚州威尼斯波罗附近的拉文罗克山,此山虽貌不惊人,但其中隐藏着太多的军事机密。美军之所以将其密称为“R地点”,是因为拉文罗克山的英名写法“Raven Rock”的第一个字母是R。
日久难保密
然而,“9·11”事件发生后,进出“R地点”的直升机和战斗机明显增多,这里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其秘密也由于进进出出的飞机和人员太多而无法继续保下去了。
事实上,对于拉文罗克的居民来说,“R地点”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几乎每到周末,就会有三三两两的人走出“R地点”,到附近小镇阳光巷玩保龄球。“曲别斯”订购商店的服务员也对“R地点”的情况略知一二,因为里面的工作人员有时候到这家商店订购比萨饼。这家商店的老板达夫·桑德尔说:“我的服务员给他们送比萨饼,但警卫从来不让他们进去,交货地点就是入口处。”
有的报纸说,美国有一个“影子政府”在“R地点”办公,以防首都华盛顿毁于恐怖袭击,政府工作瘫痪。还有报纸报道说,这里是副总统切尼的秘密办公地点。一家网站甚至公开了一个复杂的地下建筑物的构造图,上面连蓄水池和发电厂都标得一清二楚。
虽然有些传说根本经不起推敲,但对于“R地点”的存在,现在五角大楼已经不再遮遮掩掩。前不久,美国五角大楼正式承认,“R地点”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亚当斯县,这一设施包括国家军事指挥中心以及美国各军种代表机构。为了应付恐怖威胁,五角大楼今后将对“R地点”的计算机、空调系统和电力系统进行更新换代,预计整个项目将耗资7400万美元。
冷战的产物
美国修建这座秘密地下设施的目的何在?在50年代,美苏对抗,为了确保在遭受前苏联核打击的情况下,政府机器仍能维持正常运转,美国修建了好几处地下指挥中心,“R地点”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座,其它的地下建筑还包括弗吉尼亚州的蓝岭山以及靠近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的夏延山。
1950年,杜鲁门总统批准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拉文罗克山修建“备用联合通信中心”,也就是“R地点”。1951年,该中心破土动工,1953年,“R地点”投入使用。
美国媒体曾公开过一份1951年6月的“美国陆军计划备忘录”,对“R地点”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整座地下建筑共有三层,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英尺,这还不包括走廊、厕所、餐厅等服务设施,能容纳5400人。据“全球安全”组织的军事专家约翰·皮克分析,即使是节假日,每天也至少有数百名工作人员在里面值班。“9·11”事件后,值班人数肯定增加了。
据“全球安全”组织最近掌握到的材料,“R地点”从诞生到现在,经历非同一般,它的全称应该是“备用联合通信中心”,其“电脑作战”参谋通过“协议备忘录”向包括国防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内的军事机构,提供电脑服务。该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对付灾难性的事件,因此,美国陆、海、空军的应急作战中心也都设在这里。
冷战时期,这里实行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值班。设施内的作战中心、技术控制中心、东北拨号勤务服务中心以及信息中心负责38个通信系统的筹划、安装、运行和维护,而需要这些系统提供服务的军事机构遍及全美国。
居民讨厌炒作
虽然美国政府已经不再否认“R地点”的存在,但对这座指挥中心内到底有多少人在工作,副总统切尼是否经常到那里去“避难”等问题一概拒绝回答。直到今天,这里仍披着神秘色彩,入口处只有“这是美国政府财产,严禁入内”的告示牌,拍照是绝对禁止的。
当地居民对美国媒体热炒“R地点”的做法相当不满,甚至有些担心。49岁的居民克里斯塔尔·米勒说:“我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对这个地方这么感兴趣。说老实话,我早就知道有这么个基地,也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但知道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又有何益?所以,现在我根本不关心基地的事情。”
卡罗尔·海尼考现在是威尼斯波罗商会执行会长,他对“R地点”知道的更多,因为他哥哥曾在里面工作过多年,而他父亲当年参加了修建。但他表示,美国媒体频频曝光“R地点”内幕,不见得是件好事情。他说:“只要你想一想‘9·11’,就知道美国面临怎样的威胁。所以,我对媒体的做法有点担心,特别是今天这样的形势下。”(杨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