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容站会养懒汉?“救助”谨防另一个极端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7月04日04:16 中国青年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蒋正之
新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就要施行了。各地纷纷摘掉原来的“收容遣送站”牌子,有些地方已着手对原来的收容站进行改造。新的救助站应该是什么样子?《救助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没有出台,还没有“标准”可循,但有些地方的救助站已经初具雏形。据7月2日《外滩画报》报道,深圳的收容遣送站正在抓紧修建乒乓球室、阅览室和健身室,地铺将改成高低床,每个房间最多住8个人,房间内还将安装电视和电扇。此外,还将建立设备完善的冲凉房和网球场。在广州,水泥做的通铺不见了,代之以一人一张的铁架床,每张床上配有一套新的卧具,男区每屋6张床,女区每屋4张床,除去卫生间区域,人均8平方米左右。收容所还将为前来接受救助的人免费提供一套洗涮用品。据了解,新的救助站启动后,工作人员将为流浪者提供24小时的“居家管理模式”服务。
我毫不怀疑广州、深圳民政部门的好意,但看了报道,瞬间欣喜很快就被一系列疑问所代替。我担心,广州、深圳救助站的一番好心办不成好事。因为从他们的这些做法中,我依稀见到了救助站将面临的困境。
众所周知,《救助管理办法》与《收容遣送办法》最大的不同,就是确立了“自愿”原则,即救助站可以“来去自由”。但救助办法同时又说“救助”只是一种临时性措施。在几天前一篇报道中,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救助司一位副司长提到,受助者呆在救助站“是有时间限制的”,受助者“不能长期留在救助站”。于是问题出来了:如果受助者不愿意离开,救助站又不能强制,怎么办?
新的《救助管理办法》会不会养懒汉,是专家以及社会各界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拿广州和深圳的救助站来说,那样的设施,不仅比当地大多数打工者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好,甚至比当地部分居民还好。当这种“好消息”传开后,真不知有多少人趋之若鹜———救助站承受得了吗?
也许有人要说,《救助管理办法》不是规定救助对象只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吗?救助站不会对前来投奔的人进行鉴别和选择吗?可问题是,面对那些衣衫褴褛、看上去可怜兮兮的人,又如何能够分辨出哪些是假装的,哪些是真正的“生活无着”呢?难道要对他们逐个调查摸底吗?
要解决这个难题,最有效而且可操作的办法可能只有一条,那就是适当降低救助站的生活标准,即只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不是让受助者来这里“享受”。这样做,是要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只要还有其他生路,他们就不愿意呆在这里。这样,一方面,政府不用投资很多钱建设救助站,一方面也能自然减少投奔者的数量,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日常费用。同时,也不至于“养懒汉”。此可谓一石三鸟。除此之外,怕是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其实,类似的做法,在我国古代已经实施过,那就是“粥棚”。那里的条件非常简陋,吃的只有稀粥,住的也只有通铺,不可能吃饱,也不可能睡好,只是提供栖身之所、充饥之食。说白了,就是不让人饿死、冻死。
不要说那样做不太人道,实际上这恰恰是在维护基本的人道,即保证每个人的生存权。对于“救助”,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即“救助”只是在坚守人道的底线,而不是“造福”于人。救助站不能成为福利院。它应该是保证生存权的最后一道保障,应该只提供给那些实在走投无路、不去救助站就很难活下去的人。所以,以后的救助,必须防止从以前收容的一个极端(“不把人当人”)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把投奔者“供”在那里———因为那样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