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享受到“日光浴” 上海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改善
| |
| |
2003年1月7日14:12 新华网
| |
|
上海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改善
新华网上海1月7日电(记者 季明 岳连国) 上周日是上海入冬以来日照最充分的一天,家住浦东的市民居兆琴在自家的院子里挂起一条雪白的棉被。“两年前我的被子根本不能享受‘日光浴’”,居兆琴说。
居兆琴家不远处是上海浦东钢铁厂的烟囱,过去一天24小时向外喷吐着黑烟,附近居民不得不将靠近烟囱一边的窗户全部锁死,如果把衣物晾在外面,不到半小时上面就像被撒了一层黑芝麻。
2001年,根据上海市环保局的要求,浦东钢铁厂对工厂废气进行治理,从此烟囱里只有达到排放标准的白烟冒出。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1月5日当天上海大气中氮氧化物指数小于50,二氧化硫和可吸入悬浮颗粒指数小于100,全天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即良好标准。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伏晴艳说,冬天一直是上海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季节。使用燃煤锅炉供暖,能源在低温下燃烧不充分,以及大气的环流条件不理想这三大原因,造成上海空气质量未达到优良标准的天数多集中在这段时期。“但是经过环境治理后的上海,冬天一样可以看见蓝天白云。”伏晴艳说。
在过去的三年里,上海以平均每星期消灭14根烟囱的速度,拔掉了市区大大小小2200多根烟囱,同时却有30平方公里的新建公共绿地出现在上海市区。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卢湾区在去年成为“无燃煤区”,“基本无燃煤区面积”在如今上海已拓展到270平方公里,约占城市面积的三分之一。
在上海街头奔驰的机动车也不再是“流动的烟囱”,38000辆出租车和580辆公交车使用液化石油气(LPG)和压缩天然气(CNG)等清洁能源,2002年上海新增车辆中超过80%达到“欧洲Ⅱ号”尾气排放标准。
上海市环保局局长洪浩说,从2000年起,上海每年投资100多亿元用于治理环境,环保投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始终保持在3%以上,并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递增。
与环保资金一起提高的是上海的大气质量。据统计,1999年上海平均一周不到5天的空气质量能达到国家一级、二级的优良指标,2001年已超过6天。2002年8月30日到9月7日,上海空气质量连续8天达到一级,在上海空气质量日报史上创下了记录。
享受到大气环境改善成果的并不只有上海市民。瑞典人约翰·埃里克森在一本“旅行指南”中被告知,由于糟糕的空气质量,西方人在中国旅游时务必带足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因此他带着一只沉甸甸的小药箱来到上海。但当他一个月后返回瑞典时,药箱却不曾被打开过。
“我很高兴我带来的药都没有派上用场。”埃里克森说。(完)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