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宗死人车祸 三起酒是杀手
| |
| |
2003年1月4日16:52 羊城晚报
| |
|
临近春节,交际、应酬高峰又至,交警部门特别提醒:千万别酒后驾车
本报讯 当心“酒精杀手”!据广州市交警部门最新统计,去年,广州酒后驾车发生的死亡交通事故已占总数的3.2%。春节临近,又到交际、应酬高峰,交警部门特别提醒市民:喝酒助兴,千万不要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竟成常事
交警最近对去年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了分析,发现交通死亡事故多集中在凌晨、傍晚、夜晚三个时段。据统计,凌晨6时-7时,去年共有93人死于交通事故,19时-21时为95人,23时-24时为92人。三个时间段,有两个刚好是人们饭后、宵夜后或从酒吧、卡拉OK消遣后的时间,喝酒概率最高。
去年10月17日发生的一宗交通事故最为典型。当天深夜,广州市经济开发区某单位职员杨某驾驶小客车,在华南快速干线番禺大桥段往广州市区行驶,刚驶出番禺大桥原收费站处,一下撞向同方向行驶的一辆大货车尾部,四人当场死亡,车辆严重撞损。事后,交警从死亡司机身上测出血液酒精含量为210毫克,为严重醉酒驾车。
据介绍,广州目前有160多万驾驶员,其中非职业司机的比例在逐年增多。有车的经理、老板、官员爱自驾车出外活动、应酬,这种场合最容易出现酒后驾车,也是事故增多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会酒后驾车?据了解,有的司机是盛情难却,朋友聚会,气氛一起,有人劝酒,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有的则是为了寻求刺激,“喝了酒,开车特爽,平时不敢抢道,现在一加速就过去了”。有的则称,自己驾驶技术高,喝点酒不会有事。还有的是为了在商场的应酬,有些无奈,“人在商海走,哪能不喝酒”。酒后驾车也是常事了。
出事几率高16倍
据交警部门科学测验,酒后开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机动车速度快、冲力大,它要求驾驶员对道路上瞬息万变的交通情况,在0.75秒内迅速作出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交通安全。酒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饮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时,反应能力即有所下降,达到100毫克时,下降约35%,达到150毫克时,下降50%,并使人动作失调,手脚失控,出现远视,眼睛视物发生误差,大脑反应时间比平时延迟二至三倍。广州市交警部门对酒后或醉酒驾车违章,一直严惩不贷。早些年,交警发现酒后驾车主要是在处理其他违章行为时,靠“望、闻”发现。现在,交警大队都已配备酒精检测仪,驾车人士只要饮用了含有酒精的白酒、啤酒或果酒等,在数小时以内的,都可检测出血液中是否含有酒精成分。
最高将可罚5000元
近日从有关部门传来消息,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草案)》已拟定,即将再次讨论审核并正式出台。新法(草案)最大的修改是对酒后驾车违章的处罚更加严厉。按现行规定,对酒后驾车违章一般处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并处吊扣3个月驾驶证;对醉酒驾车违章的一般处15日以上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并处吊扣6个月以下驾驶证,情节严重的吊扣驾驶证6至12个月。
新法(草案)则规定:酒后驾车须处以200元至500元罚款并暂扣驾驶证;醉酒驾车,或一年内两次酒后驾车的,处500元至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并处15日以下拘留。驾驶营运车辆醉酒违章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与现行规定相比,酒后驾车违章和醉酒驾车违章的最高罚款额分别提高10倍和25倍。
本报记者 王普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