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人大谈欧洲宪法、美洲人大谈美洲地区一体化的时候,亚洲人曾感觉自己一无所有。不过,这已成为过去,亚洲人已开始设想:亚洲能不能有自己的联盟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的创立就与亚洲的理想有关。虽然还只是一个发表观点的论坛,并非一个区域组织,但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却希望它能使亚洲人发出有影响力的声音。 但要达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亚洲几个大国如日本、韩国的主要领导人,并没有出席今年的年会。日本派出了法务大臣,韩国派出了副总理,这就表示,各国对待亚洲观念的态度是不同的。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论坛年会全体大会上,希望论坛发出的声音不仅要有影响力,更要清晰,有明确目的。显然,亚洲的声音在很多时候还是杂乱无章的。 和欧盟相比,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发展缺乏大国的推动。中、日、韩、东盟这四支力量最有希望成为“亚盟”的发动机,但这四个国家或国际组织都处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亚洲的助手和代管人,其“脱亚入美”的观念一直都存在,因此对推动亚洲地区一体化明显缺乏热情;韩国的手脚因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而被紧紧缠住,美日韩特殊关系使其不得不在很多问题上看美国脸色行事,虽然韩国也提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设想,但有关各国不能不考虑美国在东北亚保持军事存在的现实,没有互信的氛围,何谈合作;东盟一直忙于内部一体化的建设,特别是吸收了柬埔寨等穷国后,内部经济问题一直很突出,其长远目标是“东盟经济共同体”,并以这样的共同架构与中国、印度等展开势均力敌的竞争,而不是屈就成为亚洲内部的次区域;中国是目前亚洲区域合作的主要推动者。东盟秘书长王景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和东盟合作的加强,客观上刺激了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加强和东盟的合作。特别是日本,担心落在中国后面,中国和东盟搞自由贸易区,日本也要搞。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日本就想和东盟签订友好合作宪章。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和东盟的合作类似跑在前面的火车头,日本、韩国和印度在后面猛追。 有意思的是,亚洲地区是由小国和小国集团(东盟)带头、大国参与的。近年来,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关于整合亚洲力量的声音多发自东南亚国家。但是,记者经过查证,首先比较完整地提出亚洲主义的是中国的伟人孙中山。孙中山曾经倡导过“亚西亚主义”和“大亚洲主义”,希望建立亚洲内部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在形式和机制上组织亚洲国家联盟。孙中山的亚洲联盟主张在今天读来,仍给人启发。亚洲主义也曾走过扭曲的道路,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曾奉行企图称霸亚洲的“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政策和“脱亚入欧”的外交政策,这些政策已被历史所否定。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向来热切呼吁亚洲要掌握自己,亚洲要有自己的声音,不能总跟在西方后面。他的亚洲地区主义观念的优点是强调亚洲要联合自强,但缺点正好也在这里。他的地区主义属于民族主义的简单延伸,这样的地区主义仍然以国家为中心,只是针对西方的压力而产生的。如果过分强调地区主义存在的外部因素,不能有效整合内部,地区发展方向就会出现问题。 研究东亚问题的学者庞中英认为,当前,亚洲出现了形成一个“地区”的历史机会。这机会恰是人们熟悉的三大亚洲危机:金融危机、健康危机和安全危机。若经过转化,这些危机都可成为塑造亚洲地区结构的重要转机。 伴随着亚洲主义的兴起,亚洲地区的政治交往异常密切。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和东盟关系的发展。中日韩三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也预示着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向前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总理会晤也拓宽了中国和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的经济合作领域。 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记者听到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和专家学者都在谈论亚洲的明天。有些想法虽然并不具体,但共识却是亚洲的前途在于合作。一旦设想被大众广泛接受,亚洲的春天也就真正到来了。 (作者 石洪涛)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