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家庭模式产生 降低养儿防老不再是首选
2002年7月3日17:31 京报网-北京晚报
|
本报讯(记者王蔷)本报昨天报道了《新赡养案出现子女告父母》,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在新的家庭模式产生后,养老方式如何改变,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5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中国总人口的12.5%至15.6%。其中只有不到1/3的老人享受退休金及政策给予的各种补贴和公费医疗等。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将来许多独生子女都将面对这样的问题:和老人一起生活并提供帮助和照顾,是非常棘手的事情。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将成为家庭和社会突出的矛盾之一。
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是否担心养老问题呢?在银行工作、今年22岁的郭小姐说,我还没有想过将来如何养老,现在谈这个问题好像还挺遥远,但希望将来能有足够的退休金和完善的医疗保障。郭小姐说她现在犯愁的是,和男朋友商量买房,但不知新买的房子该离谁的父母家近,因为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将来父母需要照顾的话,住的近就比较方便。
刚大学毕业的于先生认为,他的父母现在身体还很好,有一定的收入来源,退休了还有退休金,因此还不需要自己赡养。但将来父母岁数再大一些,万一生病的话,也许手头会很紧。如果结婚的话,对方父母也需要照顾,解决起来会很难。
除去精神上的赡养外,经济上面临的困难是首要的。由于家庭规模向小型化发展,加上老年人口的高龄化,一些家庭的养老负担加重。目前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城市居民的非消费性支出增长中,赡养支出出现大幅度增长,支出人均达到259元左右,同比增长可达12.1%。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并不打算指望子女养老。大多数城市职工所认同的养老方式,一是靠退休保障(退休金或养老保险),二是靠个人财产,三是辅之以子女赡养,不同的职业群体各有侧重。进入老年的群体对子女的期望明显降低,51岁以上的市民群体认为应依靠子女的比例比50岁以下群体减少9至16个百分点,而认为只应依靠社会保障的比例则要高出约15个百分点,认为应主要依靠自己的也比低年龄群体高出约4至7个百分点。今天的父母几乎不会再把子女视做养老的保障因素。
有关人士认为,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前提。同时,城市必然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养老,建立面向公众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机制以及建立起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等一套完整的养老体系。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