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国际 > 新蓝特约-联合国重返伊拉克 > 各方反应
战争临近美军兴奋又害怕 伊拉克百姓听天由命

NEWS.SOHU.COM  2003年01月25日03:10
  伊拉克百姓期盼“今天是个好日子”

  面对美英大军压境,战争一触即发的严峻局面,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外国记者似乎嗅不到丝毫伊拉克军民备战的气息。这不禁让老记们纳闷:难道伊拉克人真的不怕战争,或者对战争麻木到无动于衷的地步,或者伊拉克军民根本没有抵抗的意思?英国《卫报》驻巴格达记者罗里·迈卡锡和美国《长岛新闻》巴格达特派记者肯德·雷安特日前得以驱车赶往伊拉克北部战略重镇摩苏尔,结果嗅到了伊拉克军民备战的气息,同时也感受到战争威胁重压下伊拉克平民百姓的真实感受。1月24日,《卫报》和《长岛新闻》刊出了迈卡锡和雷安特的专访。

  虽然有沙漠色的伪装,但直指北方的伊军坦克大炮还是没逃过记者的眼睛。

  驱车离开巴格达两天后,记者来到了伊拉克北部战略重镇摩苏尔附近。就在这里,记者首次嗅到了伊拉克军民备战的气息:在摩苏尔和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自治区之间的一条公路上,能看到公路两旁的旷野中有数十个新近掘成的深掩体。不时还能看见坦克和大口径野战火炮正在开进阵地,它们的炮口全都直指北方的库尔德人自治区。显然,伊拉克非常担心库尔德人会在美国的支持下进攻巴格达。驱车抵近,一处坦克阵地离公路边不远,所以记者才得以进一步看清伊军的坦克。那些T-72坦克的部队标志显然已经被人用沙漠色的漆涂抹掉,但其中一辆坦克可能是粗心没有涂掉其坦克侧面的伞形徽识,显然,这是伊拉克陆军最精锐的第1军,因为该军的辖区就是摩苏尔。不过,引人注目的是,不知是美国故意隐瞒情报,还是侦察卫星力有不逮,美国五角大楼一直声称,伊拉克军队没有进行明显的战备,但眼前的情景却说明,部分伊军已经摆出展开的架势,做好抗击北来之敌的准备。不过,不等记者作进一步的观察,陪同记者出行的伊拉克新闻官喝令司机加快车速,并且再次强调说,不得对沿途的军事目标进行拍照。事实上,这是记者在伊拉克看到的最明显的战争准备迹象,因为在巴格达市内还感受不到战备气息,这或许是伊拉克政府外松内紧的策略吧。在摩苏尔郊外尼尼薇古城废墟上,一个肩上挎着步枪的士兵正在教孩子们走正步。这些十来岁的毛孩子正是伊拉克政府组建的民兵组织成员之一。

  伊拉克百姓说,“除非老天爷要让我们死,不然的话生活还得过下去呀。我们以前也曾担心害怕过战争,可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钥匙抛向木棺,百姓还在许愿。

  不过,当地的老百姓似乎对这些透露出来的战争气息并不关注,一些老百姓正沿着长长的台阶上山,到新近修好的一座寺里朝拜,希望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寺里摆着一口巨大的木棺。木棺两边各有一道花铁栅,大家都排着队摸花铁栅上的锁,并将钥匙抛向木棺。钥匙抛出去了,好愿也就许下了。从头到脚一袭黑衣的阿齐扎·哈桑告诉记者说:“以前,我女儿想寻觅一个好男人,所以我们就来这儿替她许愿。现在,她如愿找到了一个好老公,所以我们是还愿来了。”听妈妈这么说,20岁的女儿达扬羞涩地笑了笑。记者问阿齐扎,她和女儿是否许愿战争不要到来?阿齐扎的回答让记者大感意外:“除非老天爷要让我们死,不然的话生活还得过下去呀。我们以前也曾担心害怕过战争,可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

  阿齐扎接着向记者描述了制裁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大家是如何想解除对伊拉克的制裁。阿齐扎不相信西方发动战争真是为了伊拉克老百姓:“没有人真是为了我们的解放。美国人每天都在轰炸我们!我觉得,我和你们都是老百姓,都没有什么区别。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我真希望美国人能了解这一点。”

  巴格达剧院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战争正向伊拉克走来。

  巴格达的夜晚显得也很“正常”。这是巴格达一个昏暗的周六夜晚,街边的商店正在陆续打烊,路上挤满了急于回家的司机。在巴格达城东北一条拥挤的双行道公路边,一小伙巴格达人正聚集在一座又小又简陋的剧院里。

  舞台上的红幕拉开了,60多个男男女女坐在白色的塑料椅上围成半圈。他们是赫赫有名的“伊拉克交响乐团”。然而,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昨日旧梦,著名的交响乐团已经不复存在,有些人走了,剩下的音乐人也成了一周聚会三次的业余音乐人。

  挨记者身边坐着的伊拉克政府新闻官解释说,这些音乐家们是伊拉克人民多年来反对联合国不公平制裁伊拉克的标志。其实,剧院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战争正向伊拉克走来。至于战争对伊拉克人意味着什么,剧院里当地平民百姓比记者清楚。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战争对伊拉克意味着:军人和平民死亡,电力中断,臭水污水流得满街都是。在巴格达的每个人都有他们亲朋好友被炸死或者受伤的,他们的房子遭轰炸。

  对于贾米尔来说,天底下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掏不起学费学音乐了。

  不过,如果不是伊拉克北部之行看到军队战备情况的话,还真感受不到战争来临的气氛。看似不可避免的战争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巴格达老百姓的情绪。记者一直试图从巴格达平民身上找到答案。37岁的小商贩贾米尔向记者解释说:“大家都还活着,都在做跟以前一样的事。我们还得继续自己的生活,这就是生活的规则。如果真有什么坏事发生的话,那么主会保佑我们的。”可别小瞧小商贩贾米尔,他可是伊拉克音乐世家出身——爷爷、父亲都是伊拉克的歌唱家,姐姐曾到比利时专攻18个月的音乐。所以,对于贾米尔来说,天底下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掏不起学费学音乐了。为了音乐,他现在在巴格达的一座教堂里唱诗,回家后躲到阁楼上跟着古典音乐唱片学唱。

  “伊拉克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是36岁的扎伊德·奥斯马特。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爆发前,奥斯马特是交响乐团的职业音乐家。然而,1990年之后,政府不再掏钱养音乐家了,所以他只能回到巴格达大学,并且改行学数学,希望毕业后能谋得一个养活自己的职业。不过,音乐家学数学显然没有优势,所以他又捡起了音乐。这位大提琴手告诉记者,每个伊拉克人都有办法不让自己被战争的威胁所吞没:“这就跟这个国家发生的一些奇迹一样。就像是沙漠,一场雨过后,沙漠一天内就会开满艳丽的鲜花,可第二天就什么也不见了!”

  明知战争难免,伊拉克的工人们仍在热火朝天地为共和国大桥重新油漆。

  驱车穿行巴格达和伊拉克北部地区,沿途看到的一幕幕情景让局外人无法理解:尽管美国对伊战争在即,可巴格达和伊拉克北部基础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似乎大兵压境与伊拉克无关。

  巴格达的共和国大桥是横跨底格里斯河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先后三度遭轰炸。如果新的战争爆发的话,那么它必然再次成为美国人的轰炸目标。然而,明知这样,伊拉克的工人们仍在热火朝天地为这座大桥重新上油漆。还有许多工人在建造一座更大更漂亮的砂岩办公室,以作为伊拉克复兴党的总部。而复兴党的旧总部在1998年的“沙漠之狐”行动中被美军的导弹炸得一干二净,这似乎也影响不了巴格达工人的工作热情。

  萨达姆总统呼吁伊拉克人民应该成为勇士,所以,在巴格达市中心的“凯旋领导人博物馆”的入口处铭刻着这样一段话:“时光流逝,一些人名垂历史,而另一些人除了累累白骨外别无他物。而勇士们一定生活在天堂。没有比当勇士更能名垂青史的人,没有比勇士的精神更珍贵的了!” 徐冰川

  美军先遣队兴奋自信并害怕着

  美国陆军第3步兵师第2旅眼下正在靠近伊拉克边境的科威特沙漠中加紧军事演练,一旦美国政府吹响“倒萨”战争的号角,这支精锐部队将作为先头部队之一从陆路向伊拉克发起猛攻。尽管对抗激烈的模拟演习和精良的武器装备让美军士兵们感到非常兴奋和自信,但许多人仍然希望战争最好不要来临。

  “每个人肯定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害怕,只不过有些人不愿意谈论这一点。”

  “每个人肯定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害怕,只不过有些人不愿意谈论这一点。”20岁的士兵德斯蒙德·拉基23日在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与129名同伴正在接受强化培训,训练如何在突击一座座建筑时在一瞬间就从无辜的平民中间甄别出危险的敌人。这是美军为应付在伊拉克可能会遭遇的凶险的“巷战”而开设的“必修课”。

  美国军方认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可能会吸取12年前海湾战争的教训,避免让部队暴露在广袤的沙漠中听任装备先进的美军宰割,而是让他们埋伏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与美军展开肉搏,增加美军的伤亡。而且城市内大量的平民势必使美军在发动空袭时投鼠忌器、缩手缩脚。

  美军在距科伊边境仅数公里之遥的科威特沙漠地带仿造了一座村庄,并于本月早些时候开始在这里进行夜战和巷战的训练。夜间,士兵们戴上夜视装备,手持装有训练弹的M-16突击步枪,在障碍重重、路况复杂的街道中小心翼翼地行进,挨家挨户地搜索“敌人”。

  负责指挥士兵受训的克里斯·卡特上尉认为,尽管伊拉克军队在“巷战”中占有地利之便,但美军充分的准备和高科技装备将使伊军的优势“荡然无存”。他说:“那里是他们的地盘,但我们会把它变成我们的领地。”

  “没有人希望进伊拉克扣动战争的扳机。”

  在紧张训练之余,一些士兵仔细地阅读报纸、收听广播,从新闻报道中了解事态发展的轨迹。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虽然每一名士兵都说已做好了准备并期待着履行他们的使命,但在谈到有可能爆发的战争时仍然显得心情复杂。

  “大多数人在想:派我们去打仗还是送我们回家?……没有人希望进去(伊拉克)扣动(战争的)扳机。”27岁的上尉克里斯·尼克松说。

  一些士兵把“巷战”视作恶梦。30岁的士兵温德尔·杰克说:“他们(伊拉克人)希望我们进入城市,然后把我们干掉。”而拉基则坦言,他“经常”对战争感到恐惧。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士兵说,他的女友参加了上周末在美国举行的大规模反战示威游行。这次声势浩大的活动在不少美军士兵中也引起了“共鸣”。35岁的军官托马斯·萨拉格就坦率地表示,他希望反战的声浪最终能让他们免于参战。

  25岁的戈登·布朗说,他的祖父是一名二战老兵,“他认为(美国政府要打)这场战争完全是为了石油和财富,他希望我们能避开这场战争。”顾康(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小偷光顾美军倒萨基地偷走巨额现金 美军进行调查 (01/24 06:37)
  • 透视美军新战略:先发制人加“联合空间战” (01/23 18:32)
  • “萨达姆幼狮”军团要卖命 将与美军肉搏战(图) (01/24 03:55)
  • 图文:科威特城被收复 美军士兵在指路牌前合影 (01/23 17:20)


  •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