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在分析中国明清社会之所以落后于西方近代社会之发展的原因时,认为正是缺乏精确的“数目字管理”,才导致国家管理的水平低下,不适宜现代工商业的发展。
事实上,“数目字管理”的手段之落后和缺乏,又岂独独在经济领域?
中国的正史,向来都是为三皇五帝服务的“官修历史”,是以臧否人物为能事的历史,而非纪录社会面貌的历史。这种史学的传统,造成中国社会大多数人对历史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功过与是非之上,而对历史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和推动力认识不足,对历史也缺乏数量上的横向和纵向比较。
例如,史载,战国秦赵之战中,白起坑了赵国40万降卒。这个如此“准确”的数字,造成了后代对这段历史的纷扰不息的争论。为什么不是40万零1人,不是30.9999万人,而偏偏整整是40万人呢?这40万降卒中,有多少卒、多少将、多少“百夫长”?
在众多的史学著作中,“斩首万余”这样的叙述,屡见不鲜,还有象“屠城”这样的记载,在《资治通鉴》、《汉书》、《后汉书》这样的史学巨著里,基本都是一笔带过,连死了多少人都无法知晓。
至于日本侵华战争中,广受关注的南京大屠杀,到底死了多少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日本大学教授秦郁彦博士提出,南京大屠杀的真正受难人数只有5、6万,日本政治评论家板仓由甚至断定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最多只有两万人,1946年,东京大审判最后判定,日军在南京屠杀了20万中国军民,而对主犯松井石根的判决却是率军在南京屠杀了10万军民。在中国,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墙上,受难人数只有简化了的“300000”这样一个数字。这一人命关天的系列数字相差如此之大,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中国方面,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资料,包括死者的姓名、年龄等,都是一团浆糊。南京大屠杀如此,整个抗日战争的受难人数和资料统计,更是如此。
|
日本靖国神社内供奉的历次战争的亡魂(小图点大) |
而反过来,我们看到,日本的“靖国神社”中,包括日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中日、日美战争)等历次战争、战役中阵亡的军人都有准确的数字,具体姓名都有资料可查,死者的遗物、相关资料保存得相当完好。
还有,美国越战纪念碑上,57692个越战阵亡者的名字都被雕刻载纪念墙上,每天都有人在上面寻找、摩挲着亲人的名字。而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只有一串周恩来总理撰写的文字和一些符号化的雕刻,那些从1840年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事业中牺牲的亡魂,都被抽象化成为一个概念,供人们景仰。
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就在孤零零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矗立着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全面展示着这位革命家的一生传奇。而这位老人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另外,1960年前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到底饿死了多少人?至今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1000万,2000万,3000万,总之这个数字是没有定论的。才隔了40年,对这段历史公案都没有了准确的统计数字和统计资料,时间一长,这些被饿死的亡魂,在历史的记忆中,难保不会彻底“消失”……
最近据华商报报道,当年打井发现“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9位农民,在陕西秦俑馆的一号坑介绍文字中,只有惜墨如金的八个字介绍这个世界奇迹被发现的经过:“当地农民打井发现”。“当地农民”,他们是谁?为什么不能将他们的名字写出来?
据了解,当时文化馆的一位同志后来也被称为发现者,而且经过一些媒体的报道,反而成了“秦俑发现第一人”。【详细】
历史的真相,就在这种有意或无意的“遗忘”中,蒙上了真真假假的灰尘。在这样的模糊化记载中,50年过去,100年过去,有谁会记得这9位发现者的名字?难道农民就不配被载入史册?
【我来说两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