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醒市民及时报案
昨天早上刚打开手机,王先生就收到这样一条短消息:“出售各类手枪、弹药、麻醉药、窃听器、走私车及假钞。”并提供联系电话,署名为“凌先生”。
王先生迅速向本报热线反映这一情况。“这些家伙竟如此猖狂,还敢留下手机号码!”经记者查询,该手机号码所在区段是广东省的。
然而昨天下午15时,当记者拨打这位“凌先生”提供的手机号码时,电话中却传来“您所拨打的手机已关机”的声音。虽然没有能够“真刀真枪”地和这位凌先生接上头,但至少证明了这个手机号码是存在的。
除此之外,本报相继接到读者关于“乱七八糟的短消息”的情况反映:“本酒店长期招聘男女公关,月薪数万,内容保密”、“代办各类证件:身份证xxx元,本科文凭xxx元。”
“这种人是怎么知道我的号码的?”收到消息的人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号码是怎么泄漏出去的,而这种短消息一般都是群发,往往数天内连续发送至不同手机用户。
这类短消息的内容令人怀疑,犯罪分子通过短消息达到了做广告的目的,危害社会。而这些短消息的号码背后,骗子更多。
若想购买这些“弹眼落睛”的家伙,汇款是唯一的方式,不过钱汇去之后基本是“肉包子打狗”。
陈先生曾汇款至深圳购买“超级窃听器”和“针孔摄影机”,500元就这么蒸发了。你也别想他们会和你当面交易,曾有外地媒体报道“酒店公关”要对方先交几百元的“培训费”至其指定账号骗取钱财的事件,而发一条“中奖”短消息,然后要求先支付一定数额的税金的骗术更是曾经“红”遍大江南北。
自从短消息风靡以来,这种骗钱的短消息更是衍生出许多的版本,“恭喜您中奖了”是其中最原始也是最普遍的套路。发展到如今竟“推陈出新”,以枪支弹药吸引人,真令人触目惊心。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当接到此类耸人听闻、危害社会的短消息或者电话,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向就近派出所报案。
本报记者俞添白华阶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