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间,国防科技大学50名博士生导师放弃休整机会,冒着高温酷暑,深入陆海空三军部队,把课堂开到军营,将成果与技术送到演兵场,积极为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出谋献策,努力解决部队作战训练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深受部队官兵的欢迎。
把成果与技术送到军营
国防科大具有雄厚的人才与技术实力。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不断为部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今年,他们在总结过去为部队服务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利用暑假师生休整机会,组织博士生导师深入部队了解需求,听取部队官兵对学校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见和建议,让课堂与战场紧密对接,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与科技优势,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今年68岁的著名计算机专家杨晓东教授及时调整自己的暑假计划,精心准备了为部队讲授高科技知识的多媒体课件。他们出发前,这些博士生导师根据部队需求,精心准备了20多场高科技知识讲座,带上了相关的近百项科研成果,每人还准备了10多个调研题目。
7月19日,该校50名博士生导师分3组赴全军20多个单位的演兵场,为部队送科技知识、解信息化建设难题。
博导走进演兵场,为夏日里的军营吹进来一股科技新风。20多天时间里,这些平日里埋头教学与科研的高级知识分子,下基层,登军舰,钻帐篷,把课堂开到了军营,将成果送到部队,有问必答,有难必解。部队官兵称赞国防科大“博导部队行”活动,为官兵送来了“及时雨”。国防科大的教授们则从部队官兵对人才与科技热盼中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
寻找解决部队需求的切入点
部队在干什么、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怎么做,是此次“博导部队行”的教授们始终在思考和关心的一个问题。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的潘存云教授,多年前发明了一种球齿轮机构,一直没有开发应用。这次在某部了解到某型武器的机械结构原理及需要改进的技术问题时,他眼前忽然一亮:这不就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解决的问题吗?多年没有转化应用的成果一到部队就找到了应用需求。他说,过去对部队了解不够,找不到解决部队需求的切入点,这次是供求双方见面,心中有了底数。潘教授表示回校后立即着手工程化方面的研究,为提高部队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作出贡献。
与潘教授一样,许多博导们都在这次活动中找到了发挥本学科优势及运用自己研究成果服务部队的项目。他们每到一个单位,总是认真地听取部队的情况介绍,了解部队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否为部队建设服务。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教授们就一一记录下来,准备返校后研究解决方案。他们这种为部队建设服务的真情让部队官兵十分感动。
据了解,国防科大这次“博导部队行”活动共收集部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50多个,部队对该校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上百条,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与协议。
把高科技知识的课堂开到部队。博导们每到一个单位,就要根据部队官兵的需求举行高科技知识讲座,讲座内容都与部队当前信息化建设与军事斗争准备紧密联系。如在部队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软件十分重要,如何搞好军用软件的开发、应用、维护?齐治昌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为部队讲了“军用软件开发”;苏金树教授讲了“军事栅格中网络技术”;李国辉教授讲了“虚拟现实技术”。为了满足部队官兵对高科技知识的渴求,许多教授还把课件留下来,供部队学习使用。
构建服务部队的机制
面对部队对人才与科技的渴求,博导们一心想从机制上与部队建立联系。于是,他们在活动中与有关单位就联合培养人才与开展科研合作进行了协商和探讨,达成了许多合作意向,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今后的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
建立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机制。他们与许多部队建立起了长期的沟通与联系机制,双方确定经常互相通报人才培养及科研的需求和科研项目进展等情况,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促进双方的合作与交流。
联合进行学科建设与培养研究生。在人才培养上互聘研究生导师,国防科大的研究生可从部队科研院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中选择攻关课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研究院兼职导师招收的研究生,其课程学习安排在学校进行,双方共同为研究生完成学业提供必要的教学研究和生活条件,促进双方的装备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共同为加快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武器装备发展做贡献。
建立科研合作机制。合作的方式包括联合申请承担课题、一方委托另一方研究、双方自筹经费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等。为合作项目提供方便条件,合作项目的成果归双方共同所有。
博导们还根据部队的人才需求与武器装备发展趋势,对今后研究生培养中如何更好地贴近部队也有了许多新的思考与谋划,每人都写出了一份考察报告。据组织这次活动的该校研究生院领导介绍,他们将根据这次部队反映的问题与建议以及博导们的考察报告,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及时对学科建设与科研重点进行调整和改革,努力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部队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邓鹏图 曾立新 本报记者 王握文)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