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闻网乌鲁木齐9月6日消息 乌鲁木齐市图书馆的新馆,正在真正意义上浮出水面。
这个掩映在南湖路绿色树阴下的弧型建筑,越是快速生长、成形、逼近诞生,许淑云的心里就越是充满了焦虑。
作为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她深感乌鲁木齐市图书馆软件和硬件的匮乏与不同步,以至于在新馆即将建成之时,许淑云感慨:“想做好公益事业真的很难”。
回顾过去25年,从文化局会议室到毛泽民故居,从中山路到电影器材公司……由于没有自己的馆舍,乌鲁木齐市图书馆经历了14次搬迁。这使其在深感疲惫的同时,也在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
直至今天,新馆的整体工程即将竣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级图书馆的身姿即将显现,公众关注的目光又重新在这所图书馆聚焦。
然而,面对这个积极的消息,问题又从建筑本身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层面,那就是未来的使用、管理等问题。
图存的书架
“新馆建起来了,可是能往里搬的东西太少。”许淑云介绍说,目前乌鲁木齐市图书馆的藏书量在23万册左右。但这仅是对外公布的数字。实际上,除掉这些年搬迁造成的坏损书籍以及一些年限过长的旧书,真正可供阅读的仅为10万册左右。远不及一所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数量。按国家规定,一所5000平方米的新馆,其藏书量应在50万至60万册。
“每年的购书费实在少的可怜”,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成晓齐说:“以前每年政府给图书馆划拨的购书费为15万元,后来是馆长四处奔走,才争取到每年20万元。听起来20万元数目挺大,实际上只够买5000册左右的书籍。”
谈起购书费让成晓齐想起图书馆的一个尴尬故事。
去年,国家图书馆邀请乌鲁木齐市图书馆联合举办图书管理上岗培训工作,全国各地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组织人员到乌鲁木齐市各大图书馆参观,由于我们馆实在太过简陋,压根就没敢领这些人员进馆参观。在自治区图书馆参观时,福州市图书馆的一个工作人员问我这里每年的购书费时,为了争面子,我们吹牛说是120万,结果那个人只是不屑地摇了摇头。”
“虽然我们手头上的资源非常有限,但是总不能让建好的馆空着吧!”许淑云无奈地说:“目前我们正在和一些大型图书馆联系,希望能从他们那借一些书,以解燃眉之急。”
然而,面对即将浮出水面的乌鲁木齐市图书馆新馆来说,除了藏书量过少,购书费不足之外,书架、电脑、桌子、椅子等硬件设施也几乎为零。
走进建设路6号的乌鲁木齐市图书馆的阅览室,令人震惊的不仅仅是陈旧稀少的图书,而是其远远逊色于街边私人图书店中阅览角的简陋配套设施。
现乌鲁木齐市图书馆阅览室总面积将近50平方米左右。在功能上被分隔成三个区域。一块用于办公,一块用于排放书架,剩下阅读区的面积仅有30平米。在这个30平方米的阅读区,四张白色阅读桌相继排开,供人坐下来阅读的位置只有25个。
“对于硬件设施的购置,我正在打报告申请,预计费用在300万左右,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许淑云说。
依照图书馆过去向政府打报告申请资金的经验来看,这笔300万资金的到位时间仍是一个未知数。
“一般一份申请报告要先经文化局批示过后,上党组会讨论,然后再由文化局出面向市政府申请,再由市政府常委讨论通过后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后递交财政局报批。”许淑云说:“按照去年的计划,今年年底就应该可以搬进新馆了。但就目前所需资金的审批的速度,大概要等到明年5月才能开馆,当然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人力资源之困
“我从18岁就在这所图书馆工作,转眼已经40岁了,我和这所图书馆一起整整流浪了22年。”成晓齐指着对面的一位女同事感慨地说:“她进馆比我还早2年。”
与这两位女同事相同的是,作为乌鲁木齐市图书馆的第四任馆长许淑云,1981年进馆,按她的话说:23年,使她和这所图书馆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
值得关注的是,乌鲁木齐市图市馆自1979年9月建馆至今25年时间,虽频繁迁址14次,但馆内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向外流动。与此同时,也没有什么新鲜血液向馆内注入。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所图书馆形成了一道外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的防线?
“目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刚建馆那几年招收的,25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馆内人力资源方面出现年龄层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的桎梏。迁入新馆之后,图书管理工作将由原来的人工操作转为自动化网络管理。可以说,这里的员工没有几个能真正胜任。面对人才的缺失,图书馆的现状又无法吸引外面有才学的人进来。首先最起码的馆舍都没有,更别提住房、高薪、奖金这些条件。”许淑云说。
人力资源的匮乏将是制约乌鲁木齐市图书馆今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好在几年前我们就认识到这一点,近两年我们一直在不间断的进行图书馆管理方面的人才培训工作。比如,派馆内的优秀员工去上规模的图书馆学习,请老师进驻馆内讲课,与国家图书馆开展图书馆上岗培训工作等等。”许淑云欣慰地说。
据了解,影响图书馆建设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因还有:首先,在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审批工作复杂,意见难统一,对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性质、职能、任务及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等看法不一致。相关管理部门在观念上,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重要性;其次,群众对图书馆的需求观念不高。目前我市现代化程度还不高,总体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因此,相当一部分人对图书馆资料的需求还不是很迫切。
市政府的打算
市文化局政治处一负责人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也需要通过阅读更多的信息来认识事物,增强生存能力,获得发展机会,图书馆将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图书馆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谋得一席之地,必须下大力气。
他还表示,市委市府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重建乌鲁木齐市图书馆,使之真正成为首府市民的知识家园。
乌鲁木齐市政府办公厅负责人说:“其实,不仅是乌鲁木齐市图书馆,而且新疆大多数图书馆都普遍存在着运转困难、发展乏力的状况。一些地州的图书馆甚至还没有电脑,书库中存的书籍也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图书,经费投入不足和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是造成图书馆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要缓解图书馆经费不足的问题,还需要尽快建立图书馆投资基金,依靠社会福利机构以及社会团体的力量。这一建议在新疆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期间已经被提出。同时,图书馆事业的改革必须开发人力资源,大力提拔图书馆学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功能建设等,使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不仅仅限于文献借阅等。
按许淑云的想法,既然新馆已经建成,就证明政府正在逐渐认识到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在市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将被提升,吸引人才的磁力将随之增强。(编辑: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