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2日,我市专门召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要推动形成学校、家庭、团队和社会共同构建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为了更好地宣传会议精神,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栏目。该栏目将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以及教育专家的分析等内容,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
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兴旺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兴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过于偏重智育而忽略了德育,重了教书而轻了育人,只要学习成绩拔尖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忽略了诸多人格方面的欠缺。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这应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和重视。
传统美德受怀疑
时间:2004年8月31日下午。
地点:深圳某中学初二年级三班新学期开学后的首次班会。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传统美德都将继续为社会所倡导。”班主任张老师的话音未落,一名满脸稚气的男生站了起来:“老师,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等好听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没有人会真那么做。如果让你上班不挣工资,只是大公无私地为学生奉献,你会干吗?”
“雷锋就是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典范,他的精神鼓舞了几代人,怎么能说没人会那么做呢?”听了老师的话,另一名同学插话道:“雷锋以自己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而自豪,可我们都不想去做螺丝钉。螺丝钉有什么大用呢,能值多少钱?”看到同学们如此议论激励了几代人茁壮成长的雷锋精神,张老师的眉头皱了起来。
班会结束后,张老师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自私、现实、唯我成了这代孩子身上一个颇为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对孩子们的成长埋下了隐患。”她告诉记者,这代孩子的价值观念同他们的父辈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美德在他们心中已经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救命”电话无人肯借
谈起孩子的自私,许多家长也都面露无奈。
张先生的女儿在深圳某中学读高一,开学的第三天突发阑尾炎而腹痛难忍,连走路都十分困难。于是,她向同桌女同学借手机,想让家长来接她去医院。然而,那位同学明确表示不借:“我手机的话费不多了,不能借你用。”她又先后向4位有手机的同学求助,对方都表示不借。万般痛苦中,她悄悄伏在桌子上流泪。直到中午快放学时,班主任老师发现她情况不对,才打电话通知到家长。
“救命电话都没人肯借,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谁还敢指望他们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什么?”张先生谈起女儿的遭遇,心情难以平静。
专家建言:完美人格要多方塑造
曾承担国家级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科研课题的深圳南头中学党总支书记戴振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代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教会孩子做人作为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以民族振兴的高度加强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尽快扭转目前相对比较被动的局面。”
有着三十多年教育经验的戴振江认为,学生美好品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和教师必须从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注重对其美好品德的培养。他主张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不能仅依靠班主任老师或政治课教师,应该将其纳入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日程,教书的同时育人,结合文化课把思想品德教育巧妙地贯穿到各科教学中。当然,这种贯穿不但要有较强的计划性,更要有良好的可行性,从大处着眼,从身边小事着手,把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宽容大度、无私奉献、谦虚谨慎等等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这一代孩子的生活条件无疑令他们的父辈羡慕不已,他们是幸福的一代。那么,在物质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都已今非昔比的现今,孩子们为什么变得那么自私呢?戴振江分析道,出现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年来中小学教育大多把德育和智育对立起来,把全部精力都用于抓分数抓升学率上,忽略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使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都显得苍白无力,有些甚至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们不愿接受;另一方面是在社会转型期内,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旧的规范被人们抛弃了,但新的规范还没有树立起来,这就使孩子们有些无所适从。此外,来自家长错误的言传身教以及社会不正之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也干扰了未成年人美好品格的形成。
看来,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培养,是一个牵涉到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齐心合力,一起动手,这项系统工程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本报记者徐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