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姚润丰)《淮河流域防洪规划》23日通过由水利部组织的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淮河流域内四省代表和有关院士、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技术审查。这是继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后第二个通过审查的流域防洪规划。
水利部副部长陈雷在审查工作会议上说,淮河作为新中国第一条进行系统治理的大河,现已初步建成了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在历次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抗御2003年大水中,1991年以来新建治淮工程防洪效益显著。但江河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2003年洪水暴露出淮河流域防洪体系尚不完善、防洪除涝标准低、洪水出路不畅、洪涝灾害损失仍然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总量的增加,对流域的防洪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制《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是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实践治水新思路加强防洪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强化依法行政的需要。
陈雷表示,2003年洪水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淮河作为近期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国务院召开的治淮工作会议明确要求,2007年基本完成19项治淮骨干工程,并合理安排行蓄洪区调整、扩大淮河下游泄洪能力及重点平原洼地排涝工程建设等其他3项工程,争取在2007年取得明显成效。
据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介绍,《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是由淮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流域内豫、皖、苏、鲁四省水利厅共同编制完成的。这个规划在全面总结50多年治淮工作经验和历次淮河治理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了近期防洪规划目标,上游兴建控制性水库,开展水土保持,中游整治河道堤防,完成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建成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下游巩固扩大泄洪能力,基本建成流域防洪减灾体系。远期防洪规划目标是,上游继续搞好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中游进一步整治河道堤防,下游建设入海水道远期工程,进一步扩大排洪能力,构筑流域较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
淮河流域(片)包括淮河水系、沂沭泗河水系和山东半岛,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省,国土面积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3.4%,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2%,人口占全国的15.7%,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0.5%,GDP占全国的15.7%。流域内人口众多,城镇密集,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