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9日电
“在15岁到22岁左右的青春期,与父母产生距离,对他们表现出冷淡,这是青少年成长的正常表现,不应该被指责。”针对目前“辛酸父亲的来信”引发的讨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学教授杨眉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不是不愿意表达对父母的感情,而是不懂得、不善于表达。此外,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也需要有一段时间让自己独立思考,去寻找并且发现自己。”
“如果把导致父母产生孤独感的原因算作10分,其中只有3分是因为孩子不会表达情感造成的,有5分属于孩子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的自顾不暇,但是父母却往往把前面的3分夸大成了导致自身孤独感的全部原因。”杨眉教授认为,父母和社会要对青年学生有耐心,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自己,这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到25岁以后,他们成熟了,又会回归父母,更需要父母,也更能体贴父母”。
在15岁到22岁之间,孩子处于快速的青春发育期,需要第二次“断乳”,即把自己和父母隔离开来,集中几乎所有的精力去找自己,寻求独立的生活。杨眉教授认为,这是全世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国外孩子真正的叛逆会在14岁左右,但在中国,这种叛逆期被推迟到了18岁以后。在杨眉看来,这与中国的高考制度有关。
“读大学以前,中国的孩子们几乎完全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他们迫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全身心地扑在学习上。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好好读书,其他的一切包办。”杨眉教授说,中小学时期由于高考制度的缘故,学校和父母往往都忽略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
此外,很多家长似乎认为孩子上大学后就是一个成人了,因此自然应该懂得关心并且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可是他们忘了,多少年生活上的大包大揽和只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严重限制了青少年情商的发展,现在孩子上了大学就立刻要求他们有情感表达,这显然不太现实。
杨眉教授对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有着较高的评价,认为这一代人“善于思考,自主性较强,懂得捍卫自己的权利,富有维权意识,而且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开始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她在接触和了解了大量的大学生后,认为绝大多数人是非常体谅父母的,比如“他们注意节约,认为父母的钱不能乱花”。有些大学生在被学习、人际关系和恋爱苦闷等问题困挠时,不和父母交流,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报喜不报忧,免得父母担心;二是认为父母不能理解。因此杨眉教授说,媒体如果将某一个人的问题放大成为整个80年代生人的问题,是不合适的。
“父母的心情能够理解,要求孩子多写几封信多打几个电话回家,这很正常。”杨眉教授说,“但是父母要了解,孩子很少和你联系,决不是不愿理你,而是不懂或者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她建议,父母、大学和社会要一起努力,给青年学生补上缺失的情感教育课程。父母如果想要孩子和自己更多联系,要作正面引导,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多打几个电话回来,我们会很高兴”。如果父母还能够真诚、体贴地与孩子交流成长的经验,向孩子提供自己的生活智慧而不是教训或者指导,那么,也会增加孩子与自己交流的可能性。
同时,杨眉还指出,从青年学生的角度看,家长、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让他们知道:他们需要独立思考的时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他们在思考中懂得利用父母的智慧资源,懂得听取父母的经验和教训,他们在寻找自己的时候就有可能少走很多弯路。(记者 李斌 实习生 王笑笑)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