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将为一个人打一场保卫战。
这个人叫宣科,成功地把当地的“纳西古乐”推向世界,被称为:鬼才。
数月前,因为一篇名为“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的质疑论文,宣科以侵犯名誉权为由,状告作者,索赔120万元人民币。
14日,原、被告双方到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交换证据,明天将开庭。届时,宣科和他的古乐,孰真孰假,自有分晓。
“无论如何,我会一直演到开庭。”宣科说。
【10日下午3点】丽江全城力“保”宣科
10日下午,从丽江机场走出时,满眼天高山近。丽江,地处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交汇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海拔2400余米。丽江古城是中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当地共有少数民族22个,占总人口的57%。纳西族人数超过20万。
如今,这座名城要为宣科打一场保卫战。
开庭前一周,说话一向少忌惮的宣科突然缄默。“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性,宣科先生决定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秘书说。
城郊,宣科住所———庄园占地80多亩,有成片的梨树,粉红色屋顶的别墅映衬着明朗天色,门口多了一条狗,记者们进不去。
“我们相信宣老师不会败诉。”68岁的陈秋说。他是古乐队的成员之一。宣科没来之前,陈秋只是一个从文艺队退休的老人,工资很少,甚至没去过大理。
1986年,宣科寻找民间的纳西族老艺人,组建古乐队,1987年,开始出售门票。
陈秋说,如今,他每晚从2公里远的家里,骑自行车到古城表演一个半小时,工资每月1300元,这在当地属于“高薪”阶层。陈秋说,那篇文章出来后,到我们这儿报名学习古乐的人少了很多,“如果宣老师败诉了,纳西古乐和我们怎么办呐?”
和陈秋一样的情况,还有整个古乐会的几十位老艺人,甚至整个丽江。
丽江市委宣传部一份资料显示,国内外有50多万人听过纳西古乐,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介绍过宣科。县文化局统计数字表明,宣科大研古乐会年收入不低于150万元,整个纳西古乐产业年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
“说起纳西古乐,没有人比宣科更有资格;更重要的是,宣科启动了一个年收入过千万元的民族文化产业。这比争论谁家正宗更有实际意义。”丽江市对外宣传办公室张文银说。
【11日上午10点】律师曾为储时健、马加爵辩护
11日上午,丽江新城中级人民法院3楼,办公室王主任说,可以肯定:开庭审理的全过程完全透明、公正、公平。
法院底楼出后门左拐,就是一号法庭,这是目前法院最大的审判庭,共10排能容纳140人左右。此时,几个工人正在精心擦拭每个座椅,明天,原、被告双方将在这里展开较量。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民事案件中,宣科请来了有“云南第一大律师”之称的马军作为其代理律师。
马军历任云南省律师协会秘书长、会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等职,执业15年来,代理不下千百个案件,其中被云南省定的17个大案要案中的10个案件,被昆明市定的10个大案要案中的8个案件都是由他代理或辩护。经他手办理的知名案件有:1987年张彩凤案件、1994年代理台商与刘晓庆对簿公堂并胜诉、1998年担任储时健辩护律师、2003年参与马加爵案件。
一位知情人士说,事实上,案件究竟在哪里开庭,北京还是丽江,其中几经周折,最近才敲定在丽江开庭。11日上午宣科和马军已经低调来过丽江法院,办理有关事宜。
【11日晚上8点】宣科:“脱口秀”依旧
11日晚上8点,丽江古城四方街一座四合院———纳西古乐宫。门口挂着牌匾:宣科先生晚八时在此主持。
会场由一座老旧的货栈改建,四面都是一间间用于谈生意的内房,原先的天井现在就成了戏院,能容纳200多人,8点一过,十余位耄耋之年的老艺人缓步上台。台上,去世艺人的相片排成一排,高悬在舞台上方的横梁上。细细一数,相片已超过34张。宣科说,古乐会老人的数量每年以1.4人的速度在减少。
“当”地一声云锣响,演出开始。
“Ladiesandgentlemen,now,let'sstartourperformance……,女士们先生们,现在,表演开始。”与他人夹袄长袍不同,主持人宣科一袭鲁迅似的蓝色长衫,登场,脱口而出的英语让人震惊。
“第一首曲子叫《八卦》,是唐代风流天子李隆基所作,李隆基在一段时候又叫唐明皇,就是杨玉环的男朋友。”(观众笑,鼓掌)
宣科退后,随着一声颤悠悠的低吟,钟鸣鼓乐,磬、铃、锣、芦管、胡拨交替着悠然而起,古老的乐音从一群丽江白胡子老先生的指间流出。
曲毕,宣科上前。“我去英国牛津,那里的专家对翻译中国古代词牌很苦恼,‘菩萨蛮’只好译为‘野蛮的菩萨’,‘山坡羊’则是‘在山坡放羊’,简直是韵味全无。”(观众笑,鼓掌)
“下面放松一下,听一首流行歌曲。”宣科说。(观众哗然)
“不过,是唐代的流行歌曲———《浪淘沙》。”(观众大笑)
“现在纳西古乐被盗版了,我希望你们能来我们这里买正版CD。”宣科说。“这不是推销。”宣科停顿,挠一下头皮,说:“好像也是在推销。”(观众笑)“现在,有人写文章说‘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我要告他,16日开庭,还有5天,你们不要走,来看好戏呐。”(观众笑)一曲压轴的“水龙吟”后,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宣科匆匆离去,直接打道回府。
【11日晚上10点】宣科:永不放弃“申遗”
11日晚上,宣科与本报记者有了短短15分钟的对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1930年出生的,今年是75岁吧?
宣科(以下简称宣):我说自己今年76岁,按纳西风俗,多出的一岁是虚岁,寓意,这一年内,很多灾难已经过去。
记:那么这次诉讼是不是一次灾难呢?
宣(伸出右手食指比划):不是。这是一次挑战,捍卫纳西音乐的挑战,必须认真应付。
记:有人说,世界知名的“纳西古乐”只是宣科先生七八年来一台音乐晚会的名称,一个商业品牌,你怎么看?
宣(大口抽烟):“纳西古乐”是纳西族保存下来的古乐,至于古乐来源,古乐在传承中是否掺杂其他民族或宗教的东西,不必分得那么清楚。文化在于一个“化”字嘛。
记:另一种说法是,你在不同场合自称一个“文化商人”或者“文化经纪人”,这引来不少争论。
宣:文化商人也好,经纪人也罢,关键是我们古乐团没有花过政府一个钱,相反还成为丽江纳税大户,走文化产业道路嘛。我这两年收入的90%捐给了学校。
记:听说你前一阵心脏不好,加上案件马上要开庭了,您还会一直表演下去吗?您觉得累吗?
宣:我不累。我是甲亢引起的心脏病,当时差点去了,现在每天吃药,好多了。我会一直表演到上庭前。你看看,这么多人买门票听古乐,一天就是3万元,为什么不表演啊?
记:有文章说,古乐会老艺人不会读谱?
宣(两眼一翻,大声):谁说他们不会读谱,他们会读中国古代的“工尺谱”,这个“尺”发“车”的音。
记:“纳西古乐”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遭驳,今后还会继续申报吗?
宣:2003年春节,正是向文化部提出申遗的关键时刻,我心脏病犯了,收到两次病危通知书,差点死掉。派去北京申遗的人对纳西古乐并不了解,这事崩了。至于外面说有人写了报告阻止,我不知道,申遗没成功是我们的材料还不够。但我不会放弃。
■相关链接 宣科是谁
他小时叫彼得,大了叫宣科。后来人们又加上许多尊称,如:老师、博士、老板、先生等。
由他组建的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汇聚了民间老艺人,每天表演一个半小时,慕名来者无数。“纳西古乐”成丽江旅游、经济的重要品牌之一。
1930年出生的宣科,其父宣明德能说7种民族语言,是族里第一个会说英语的人,也是当地第一位牧师。从小,宣科读原版《圣经》,学钢琴,学作曲;丽江私塾盛,宣科读过四书五经。后蒙冤入狱20余年,出狱后,写《音乐起源于恐惧》一文,引起音乐界轰动。1984年加入古乐会,1987年但任大研纳西古乐会会长。
《艺术评论》VS宣科 谁是文化骗子
2003年10月,一篇名为《“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的文章发表在《艺术评论》杂志创刊号上,该文直指“纳西古乐”名不副实,宣科完全在进行商业炒作、造假。文章出自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吴学源之手,他多年从事民族音乐的研究。
一时间,外界传闻沸沸扬扬,宣科是“文化骗子”一说不胫而走。
数月后,宣科以侵犯名誉权为由状告吴学源、《艺术评论》杂志社,索赔120万元。案件将于明天在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