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城市化工业化消费升级将成中国经济增长3大引擎
中新网12月5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对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圈的中国经济,有权威专家指出,从国家政策的高度、战略的高度看,经济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专家建议,应当主要从强化经济安全意识、夯实内在基础、创造国际安全合作网等三大方面的举措来重视和应对经济安全问题,已达到和实现狙击来自国内国际对经济安全的威胁。
中国经济近年发展迅猛,但对于经济安全的认识,尚存在相当距离。被海外称为“中央智库机构”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著名专家江涌指出,入世使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国家经济安全由此面临更大的挑战,旧的经济风险尚未解除,又呈激化态势,新的风险层出不穷,新旧风险复合,容易引发局部风险转化为全局风险,会给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而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首先应从意识上得到强化和提升。其具体内容包括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两个层面,风险为常态,危机则是偶发。专家指出,国家、行业、企业三方面都应具有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
其次,夯实经济安全的内在基础,应成为防范风险的又一大举措。在世界经济总体低迷的态势下,中国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引来国际间广泛关注和颇多非议,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论调亦在国家间广泛流传。因此,强化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自主增长态势、保护国内产业安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控制降低风险、消除危机隐患当成为要着。
第三,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构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国际安全合作网当是应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外部因素。前述专家指出,“经济外交”使国际上惯用的经济安全保障手段。“入世”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趋密,国际局势、经济形势变化,均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国家安全。中国应通过IMF、WTO等国际经济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对话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际间和区域间对话与合作,全方位构筑起国际安全保障体系。(吴永强、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