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理应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让其平等地享受现代化的丰硕果实,然而,农村居民却“不合时宜”地先满足起来
农民幸福感更强所折射出的是当前社会的深层问题,是一个不良信号,应引起人们的反思,而不是兴奋
日前,《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公布的“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幸福感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而有钱不等于幸福,财富仅仅是带来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之一。
无独有偶。最近一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表明,在城市中产阶层尚未成气候的背景下,农村已经有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农民工;而且在城市人疲倦了都市生活而向往乡村田园,以吃农家菜,玩农家乐为时尚之时,农村人整日呆在城市人向往的生活中。由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推理,只要城乡居民互换居住地,将会一举提升社会总体福利。
如上调查研究的结论显然同城乡居民收入福利水平的巨大落差格格不入。现实是,近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997年的2.47倍,持续扩大到2003年的3.23倍。
考虑到城乡居民在其他实物和潜在福利上的差距,中国城乡差距可能在世界上都是较大的。
从购买力上来说,《2005年社会蓝皮书》引用了国家统计局今年9月底的入户调查数据,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33台、电冰箱90台、空调69台、钢琴2.2台、家用汽车2.1辆、移动电话109台……我不知道如果这个调查放到农村,能够得出什么样的数字,但无可否认的是,农村居民更幸福无法在物质层面上得到说明。
为此,有人怀疑调查的可信度,认为农村地区的样本过小并且可能缺乏代表性。撇开这点不说,假定调查结果是真实的,那么,难道农民的幸福感真的超脱了物质生活吗?恐怕很少有人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肯定答案。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农民的这种“无端膨胀”的幸福感呢?
答案可以很简单,幸福完全是自我感觉的东西,农民收入虽低,但小富则安。联系到今年农村的大好形势,这似乎更好理解。今年农村居民整体增收近千亿,其中粮价上涨增收600亿,各种补贴增收296亿,这是近10来难得出现的一个亮点。
因此,农民朋友喜上眉梢、幸福感增加难道不是合情合理的吗?然而,透视农民自我感觉良好背后的尴尬,足以令人担忧。
农民良好的幸福感反映了农村整体生活水平较低。西方经济理论中有一个相对效用假说,意思是人们的满足感主要取决于与同层次其他人生活状况的比较,而不完全由自身的生活状况决定,这种效应被成为“keepupwithJones”(与邻居琼斯家保持一致)。也就是说,相对于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而言,一个人的生活水平越高,则幸福感越强烈。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生活圈子不过方圆几十里,接触到的乡里乡亲同自己的生活状态极为相似,心理上不会有太多的不平衡;而外出打工有机会见世面的年轻人,由于户籍制度等不可逾越的障碍,无法融入城市,其参照系仍在农村,而不是城市。城市居民则不同,周围人群收入消费差距巨大,身边富有者比比皆是,这种来自比较的压力足以抵消绝对收入水平较高所带来的满足感。因此,调查结论实际上反映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整体低下,而不只是农民“小富则安”的心理在作祟。
另外,从人们对生活期望来说,农民幸福感更强,只能说明农民对前途的消极情绪。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我们可以认为幸福感越差。城市居民幸福感更差的原因是有着较高的期望,从侧面表明城市居民的社会上升渠道畅通,人们有压力有机会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农民“知足常乐”逻辑的背后是无力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无奈,试想谁不想过上工作稳定、保障充分、社区便利的生活?谁不想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农民理性地预期到,这些尚是无法企及的奢望,因此他们选择满足。
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理应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让其平等地享受现代化的丰硕果实,然而,农村居民却“不合时宜”地先满足起来。笔者认为,农民幸福感更强所折射出的是当前社会的深层问题,是一个不良信号,应引起人们的反思,而不是兴奋。(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