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2日电新闻分析:山洪频发敲响防汛警钟
新华社记者姚润丰
6月以来,尽管全国七大江河干流水势仍然保持平稳,但湖南、黑龙江、贵州等一些地区出现灾害性强降雨过程,频繁发生的山洪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紧盯大江大河安全度汛的同时,加强汛期山洪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山洪灾害主要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及由山洪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统计资料表明,全国2100多个县级行政区中有1500多个在山丘区,约7400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威胁。1950年至1990年,我国因山洪灾害死亡15.2万人,死亡人数占同期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67.4%,山洪灾害已成为当前我国防洪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即便在偏旱年景,全国局部性暴雨引起的山洪灾害每年都不可避免。我国西北地区的偏远山区,常年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遭遇大降雨,就成山洪灾害。而在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暴雨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每年都有发生,轻则影响村镇交通通讯设施,重则一县一城不保。
从已经发生灾情的地方看,伤亡人员大部分生活在地势低洼、河边修建的房屋中,这说明一些地方的干部群众对汛情的严峻性认识不足。有的地方缺乏起码的预警预报,使抢险救灾面临很大的被动,这也说明一些地方对突发灾害存在严重麻痹思想,预案准备严重不足。
国家防总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防御山洪灾害缺乏有效措施,极易发生人员伤亡。山洪灾害多发地区要抓紧雨季前的短暂机会,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认真检查,制订防灾预案,加强监测。对受山洪灾害威胁的群众,要提前组织转移。针对山洪灾害多发地区的特点,要加强宣传,普及防御山洪灾害知识,提高防灾意识,增强群众自我防护能力。特别要规范山区建设,避免因开矿、采石、筑路、挖渠等人为活动影响山体稳定。加强山区城镇和居民点建设管理,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灾害易发区,切实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在雨季来临前,气象、水利等部门应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协作,做好雨情、水情的预测工作,尤其要提高基层气象、水利部门的预测预报能力,及时作出强降雨和洪水预报,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地质灾害防治的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遇紧急情况要以最快速度通知到各有关方面和群众,有险情征兆时提前组织群众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尤其是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丘陵山区和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要做好因山洪引发的大面积群发性滑坡、泥石流的预警工作。西北地区要做好黄土滑坡和泥石流防治工作。矿山企业要特别注意尾矿安全,防止暴雨引发尾矿垮塌。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山洪”,共找到
54,06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