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沈阳60年的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昨日开始建成后的首次体检。此次体检虽然无关搬迁,国家文物局也有不宜搬迁的批示,但纪念碑是长留在沈阳站还是搬迁到苏联红军烈士陵园,现在仍然没有确切结论。
体检的原因源于今年年初,当时纪念碑正前方的铜铸俄文浮雕脱落,后来虽然修复,但碑体的牢固性让有关方面很担心。
昨天,沈阳市民政局已经派出施工人员开始对纪念碑进行全身体检,如果检查出问题,将会进行下一步的维修。
纪念碑体检要“抽血”
纪念碑“体检”由沈阳建工学院检测与结构研究所的专家担任“大夫”。首先检查表面,专家们将仔细地检查碑顶的坦克是否牢固,然后是4块浮雕。除了表面的体检外,专家们还会像对病人抽血化验一样,对碑身里面的水泥、砖头来一次化验。
昨天,现场施工人员将特制的小细钻运至纪念碑顶上,据介绍,将在碑心上钻一个小眼,抽取里面的水泥和砖头小样,化验一下水泥变质和老化的程度以及砖头是否出现粉化的现象。另外,还将检测碑身里面钢筋承重能力。
沈阳站改造引出迁碑说
1997年开始的沈阳站改造出现了“坦克碑”应安家何处的争论。沈阳站改造的目的一方面是改造落后的车站设施。另一方面是将沈阳站地区建成欧式风格的特色区域。
有人提出迁碑的理由是在沈阳地铁的规划中,沈阳站是一个重要出口,该地铁的修建线路,正好通过“坦克碑”。由此,提出将24.27米高的巨大纪念碑搬到位于北陵附近的苏联红军烈士陵园。
因为纪念碑特殊的“身世”,有关部门去年年末将迁移方案转交给俄罗斯外交部门,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进展。
至于整体迁移的细节,有关部门也进行了认真规划。目前初步确定的迁移方案是,先将纪念碑拆散,然后再搬到新地址整体复原。
国家文物总局批示不宜迁建
由于纪念碑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迁移方案也上报到了国家文物总局。国家文物总局在去年8月30日将《关于沈阳站苏军烈士纪念碑迁移事宜的批复》下发到辽宁省文物局。其中明确提到:由于文物的迁移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其价值的损失,且该纪念碑与城市建设并无不可克服的冲突,从保持苏军纪念碑及其历史环境真实性的角度考虑,我局认为:不宜迁建,建议对该纪念碑实施原地保护。
“坦克碑”的管理权从1957年转给了沈阳市民政局,该局一位负责人表示,迁移对文物的原形原貌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破坏,而且碑基墓穴还安葬了10位苏军烈士的骨灰。
记者叶枫 葛红霞 李文慧 首席记者丛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