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金骐 “六国终于回到谈判桌,维护住这种机制,本身就很难能可贵。”针对将于26日重启的第四轮六方会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金熙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在肯定各方重回谈判桌所体现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对会谈可能出现的结果,依据各方的预期目标,推测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
可能一:“崩盘”,但美国不会退出
在第四轮谈判重启前,美方官员曾表示,美国无意进行没有成果的马拉松式谈判,如果再看不到希望,美方考虑中断六方会谈这一多边对话框架,转而向朝鲜施压。“不必对美国的话太在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说,美国政府的这番言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在我们看来,要么是美国向六方会谈故意泼冷水、要么是作茧自缚,或者是美国惯用的“以力压人”的本性流露,“但决不会成为事实”。
从另一个意义上分析,美国既然在权衡轻重之后来到谈判桌,看出他们对“六方会谈”是寄予期望的,“美国的这次底牌我们无法推测,但是在重回新的起跑线前,美国态度的软化也证明了美国的诚意。”金熙德研究员说,前不久美国不断放言:承认朝鲜为“独立国家”、不对朝鲜实施军事打击、美国总统称金正日为“先生”等等转变,“在美朝关系史上,这些极其罕见的变化从一个方面证明,美国正在为将要到来的六方会谈提前预留空间。”
专家据此推测,美国有心而来、有备而来,决不会做最后一锤子的买卖。“所以,这次会谈有可能中断,但决不会终结。”
可能二:达成笼统的承诺
无论是官方在谈判前的双边接触,还是学者对本次谈判的预见,“实质性进展”作为一个高频词,在各个场合上都被反复提起。“我们对实质性进展抱有期待,但是审慎乐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说,人为地设置目标、人为地制造舆论都没道理。“况且与前三次相比,这次毕竟是全新的谈判环境。”
所谓“环境又有了新变化”,主要是指今年2月,朝鲜公然做出有核声明,而前三轮朝鲜只遮遮掩掩地说“有核计划”的态度相比,朝鲜显然摆出了一种“我就这样”的姿态,“这实际上是朝鲜的态度起了变化,甚至可能是朝鲜向会谈各方做出的一种变相要价。”大家知道,六方会谈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一旦认定有核,现在的话题就是由“发展不发展”转向“销毁不销毁”了,在这个背景下,无论是谈判的方式、谈判议题,还是谈判预期,与原来相比,都有或多或少的断裂。
“谈判的环境不同,不意味着实质性进展无望。”时殷弘教授认为,由于谈判主体各有筹码,在利益对等、承诺对等、耐心相称的情况下,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取得会谈的“实质性进展”。一、六方可以就谈判的核心问题,达成笼统的承诺,这里最看好的是美国和朝鲜形成“一对一”的讨价还价机制;其次,美国在根本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美国可能更多地借助其他各国,对朝鲜实施经济、资源、外交等方面的“传导机制”。
“现在最担心的是节外生枝。”
金熙德研究员说,日本可能是麻烦者。专家沿用朝鲜方面的意见说,参加谈判的各方,为使会谈有助于朝鲜半岛实现无核化做着各自的努力,唯独日本只顾一己之利,日本可能还在会谈中提出与无核化全然无关的“绑架问题”,如果这样,无疑给会谈制造人为困难。
可能三:六方会谈机制升级
“六方会谈”作为解决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目前被各方认为是“最理想的手段”。但是,由于矛盾的焦点形成已经有50年的历史,因此最终问题解决,不是六方之间,也不仅仅在朝鲜的核武器问题,而是东北亚的安全问题。一旦将问题放大来看,就应该将现在的“六方会谈工作组”发展为“东北亚安全对话机制”。
“既要解决朝核问题,又要解决东北亚安全问题,最好的出口,就是将现成的六方会谈机制进行升级。”金熙德研究员说,围绕东北亚的安全,中国、俄罗斯、韩国包括日本在内,一方面希望实现朝鲜无核化,一方面希望东北亚的安全得到永久性保障,前者主要针对朝鲜,后者显然希望美国在今后的东北问题上“有收敛”。六方会谈只是开始,最终的问题解决,需要谈判机构和谈判内容的“双升级”。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六方会谈”,共找到
801,32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