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民向南宁市某执法单位具名举报了一个违法犯罪的窝点后,竟长期遭到“莫名电话”的恐吓。该市民说,多年来他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单位与个人违法犯罪事实,抓获了不少犯罪嫌疑人,他的个人资料从未被泄漏出去。而这一次,他的姓名、电话等却被犯罪嫌疑人知道了。
烧烤摊上喝酒 遭到“卧底”威胁
甄先生以前住在南宁市秀灵路秀灵公寓,去年8月搬往某小区居住。
去年4月初,甄先生发现秀灵公寓内有一个违法犯罪窝点,该窝点每天都有不少人员进行“黑色交易”。经过长期观察,甄先生发现该窝点一天的交易额少则七八万元,多则上10万元,由于地处隐蔽,相关管理部门一直没有发现。
4月中旬,他打电话向某执法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举报了这个窝点。4月24日晚上9时许,该执法单位出动多名执法人员,对这个窝点进行突袭,当场抓获4名参与交易的犯罪嫌疑人,缴获赃款上万元。
5月底,犯罪嫌疑人被释放了。6月初的一天晚上,某执法单位一名参与“4·24突袭”行动的执法人员打电话给甄先生,叫他到明秀小区门口的一个烧烤摊吃烧烤。他去了之后,跟这名执法人员喝了几杯酒。 喝到深夜,两人都有了一点醉意,这名执法人员借着酒意威胁他说:“如果这个事情(指甄先生举报窝点一事)我捅出去了,不懂谁死?”甄先生听后,没有作声。
10多天后,甄先生将这名执法人员威胁他的事,转告给了当时负责受理“4·24突袭”一案的一名执法人员。这名执法人员向上级领导作了汇报,上级领导随即对此事进行调查。甄先生告诉记者,威胁他的那名执法人员在接受调查时,承认自己确实说过那句话,但坚称没有将甄先生的个人资料泄漏出去。之后,某执法单位对该执法人员进行了处罚。
7月初,甄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名男子在电话中恶狠狠地对他说:“你敢举报我,你的死期准备到了,你的末日就要到了!”甄先生吓得赶紧将电话挂断。那一天,他共接到了5个类似这样的威胁电话。
换了手机号码“恐吓”照样打进
“到底是谁把我的情况泄漏出去呢?”甄先生感到莫名其妙。后来,他把自己受到电话恐吓的情况,反映给了受理他举报一事的那名执法人员。
不久,受理他举报一事的那名执法人员告诉他,经调查,曾经同他一起在烧烤摊喝酒的那名执法人员,私下接受了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贿赂,因此单位领导判断很有可能就是此人将他的电话泄漏了出去。那名执法人员安慰他不要担惊受怕,他们将对此事追查到底。
然而,在随后的一两个月时间内,甄先生每天还是接到三四个恐吓电话,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8月底。打恐吓电话的男子声称知道甄先生的住址等个人资料,甄先生不得不于去年8月底搬到另一个小区居住。搬到新的小区后,甄先生没换手机号码,恐吓电话还是天天有。
11月底,他不得不换了一个新的手机号码。想不到,换了新的手机号码后,他还是接到恐吓电话,恐吓他的话同样是那一句“你的死期准备到了,你的末日就要到了”。
去年年底,负责受理甄先生举报一事的那名执法人员告诉他,他们单位已将此事调查清楚,确定就是那名同他一起吃烧烤的执法人员泄漏了他的电话,上级领导已撤消此人的职务。今年春节后不久,此人被开除。
担心遭遇麻烦被迫“转移”女儿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泄密者被开除后,甄先生换了三四个新手机号码,但他的新手机号码仍会有陌生男子打进来,对他进行恐吓,第一句话仍是“你的死期准备到了,你的末日就要到了”,每一次他都吓得赶紧将电话挂掉。
“以前是每天三四次,现在是一个月三到四次。”甄先生告诉记者,今年6月,他使用的新手机号码就接到了4次恐吓电话,7月也接到了两次。他有一个年仅5岁的女儿,以前在秀灵小学读书,自从出现了恐吓电话,他心理上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怕自己的女儿遭遇麻烦。现在,他不得不将女儿转回老家读书。
甄先生说,他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市民,多年来他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多起案件均得以成功破获。相关部门均对他的身份予以保密,有的单位还给予奖励。可这次举报,却让他长期惴惴不安。现在,他每次出门都是提心吊胆。 来源:南国早报 赵敏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犯罪事实”,共找到
171,02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