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新华社记者调查,北京绝大部分汽配城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占地、违章建设等现象。对此情形,专家及业内人士表示,违规汽配城丛生缘于利益驱动,而他们能长期存在,其背后包含腐败问题。
分 析
部门利益是“撑腰”的后台
据举报人介绍,一家合法的汽配市场从立项到开工建设,中间需要走发改委、规委、国土、建委、工商、税务、园林、市政、消防等10多个部门,盖200多个公章才能完成。而北京市众多涉嫌违章建设的汽配城是如何神通广大地绕过这些必备手续而开业大吉的呢?总结一下,人们不难发现,部门利益是为这些违章建设的汽配城“撑腰”的主要“后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位圈里人一语道破:利益使然。他说,非常现象必有非常原因。这些非法汽配城能这么堂而皇之地长期营业,没有强力人士支持,是不可能的。而有关部门不管,要么是碍于与地方政府之间复杂的人情关系,不愿管;要么是畏惧强力人士的权势,不敢管。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拿了人家的钱财,自然不会管了。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归根到底,用腐败这个词来解释,就能明白了。
违规丛生缘于利益驱动
全国汽配市场联合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违规汽配城‘遍地开花’都是缘于利益的驱动。”据知情人士介绍,违规汽配市场建筑多采用简易的钢结构,层高6米左右,由于不用交土地出让金等费用,这样的建筑每平米投资成本也就在300元左右。
有人曾经算了一笔账:一般违规汽配市场第一年、第二年每天租金平均在每平方米1元左右。随着市场逐渐成熟,第三年、第四年租金会涨到3元左右,第五年涨到5元左右。比照它的成本,违规建筑一年就能收回投资,以后的租金就是它的纯利润。业内传言这样的违规汽配市场的利润率甚至能达到300%。
全国汽车配件市场联合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违规市场的问题他们也向有关部门反映过许多次,但得到的回答是违规汽配市场大多涉及历史遗留问题,执法部门在对这类问题的查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执法难题。
据新华社
部门态度
市发改委 未批过关于汽配城的立项
市发改委宋宇委员介绍,汽配城应通过两种渠道形成,一种是最初建设立项时其用途就为汽配城,这种要在市发改委经贸处进行审批。还有一种是房地产开发商将建成的房地产项目出租给汽配经营者,形成一定规模的汽配城。到目前为止,市发改委目前没有批过一个直接以汽配市场为用途的立项。本报记者 刘薇
市工商局 是否违规占地不归工商管
市工商局市场处有关负责人说,对于汽配城是否存在违规建设、违法占地等问题,工商部门并不清楚,因为工商部门在审批执照时验证的文件只有企业经营用地的证明,至于土地所有权、是否违规占地等问题,不在工商部门管理范围之内。本报记者 王秋实
声 音
房产商投机造成虚假繁荣
全国汽车配件市场联合会副秘书张乔永峰介绍,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北京的汽配市场突然从原来的8家增加到了现在的二十五六家。由于汽配行业的利润降低到了2%到3%,汽配经销商从去年开始数量就一直在不断下降,而汽配市场的数量像野草一样疯长,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乔永峰认为,造成像目前这样到处乱建汽配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批房地产商进入汽配市场领域“投机”。过去的汽配市场都是以租金方式经营的,可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伴随着许多新汽配市场产生,在汽配市场租金方面产生了一种不正当竞争,租金从每天每平米7元降到3元,或者第一年干脆不要。通过压低市场租金,吸引众多汽配经销商进入市场,造成一种虚假的市场繁荣假象。之后这些房地产商再将市场的店面以每平米七八千的高价卖出,赚取一大笔钱。
乔永峰说,这样的做法对于汽配经销商的长远不利,而缺乏专业管理的汽配市场也势必无法对市场内各经销商进行必要监管,结果造成市场质量下降。他预计,在2007年左右,北京各种汽配市场经过淘汰,也就只能保持在10家左右。本报记者 郭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