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东方周刊》记者郭高中/北京报道
从中看到了越来越开放的姿态
10月25日上午,位于北京西郊的中共中央党校门口,威严伫立的武警战士仿佛在无声地提醒人们,这不是一个可以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拟的院校。
此时,校内礼堂里热闹非凡,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正在这里做着题目叫《中国在新亚洲的和平发展》的演讲,台下坐着中央党校700位身份特殊的学生。
近些年来,走进中央党校这一中共核心机构的外国首脑和政要,已不单单是李显龙一位。
李显龙演讲气氛活跃
李显龙做演讲并与学员交流,共用了一个半小时。场内气氛活跃,笑声掌声不断。
中央党校外事处李主任告诉《望东方周刊》:“当时中新双方说好,演讲只限于内部,为保证能够坦诚真挚交流,原则上不对媒体开放。”
学员们热情很高,大礼堂座无虚席,另外利用闭路电视在教室里现场直播。
光省部级学员就坐满了前三排,厅局级干部也很多。这些学员分别来自中央各大部委,也有不少省、区、市的地方政府干部。
李显龙一开始就直入主题,称“中国的崛起是当代最重大的事件”。他表示,经过20多年的努力耕耘,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
他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世界经济的重心将逐渐转移到亚洲。这将为亚洲国家带来更有利的发展环境,使亚洲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大、更有建设性的角色。
李显龙说,面对中国的雄厚实力和快速转变,世界秩序必然会做出巨大调整。而中国和其他国家在进行调整时,都应该发挥外交智慧,彼此互相尊重。
新加坡《联合早报》特派员叶鹏飞对本刊记者说:“整个演讲过程都是用汉语进行的。只是在回答学员们的自由提问时,由于思维习惯的原因,李总理才使用了英语。”
党校学员们关心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但最多的还是集中在李显龙对中日、中美等大国关系和台海局势的看法等宏观战略问题上。
现场有一个学员提问:新加坡的发展经验有哪些适合中国?
李显龙笑着回答:新加坡只有上海浦东那么大,发展经验很难说能够直接拿到中国来用,但有些经验调整后可以借鉴。
李显龙的笑声引出了全场的欢笑。
学员问起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和中日关系。李显龙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父辈的经历。他说,他的父亲李光耀差点被日本侵略者杀害,叔叔也在被日本兵抓走后音讯全无。新加坡有着和中国一样的受日本侵略的历史。
在中日关系上,李显龙认为历史问题是一大障碍,无法在一夜间解决。但他呼吁说:“我希望中日两国能走出历史的阴影,应该往前看。我们都不应该忘记历史,但是也不应该成为历史的奴隶。”
来到中央党校的外国客人
李显龙不是第一个,恐怕更不会是最后一个走进中央党校的外国首脑和政要。
中新社曾转载《学习时报》的报道说,2003年11月初,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一行来到这里,与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
那一次,在谈到关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时,基辛格表示,美国的外交政策容易受到“个人性情”的影响,但无论历届政府如何开头,在两到三年后,他们总是转向同中国的全面合作。中美间产生并解决的每一次危机都使人们认识到,两国的分歧不应超越两国的共同利益。
基辛格指出,这一共同利益就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中美冲突的结局,就会认识到,冲突的结局远远大于冲突所带来的好处。最终,两国领导人会选择合作。
2005年10月19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利用在中国短短三天的访问时间里,来到中央党校,与学员们座谈。拉氏在座谈会上称,一个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中国将有助于减轻美国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担忧。
面对眼前的一些年轻学员,拉氏显得非常高兴,称他们是“中国未来的领袖”,并且希望,随着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中国在国际体系内将负有更多责任。
拉氏离开中央党校不到一周的时间,李显龙就接踵而至。
按照国际惯例,外国首脑和政要访华期间,有些人会到顶尖级的大学如北大、清华和复旦做演讲,克林顿和布什都是此例。外交部礼宾司的人士告诉《望东方周刊》,演讲地点怎么选择,并没有固定的条例。一般来说,先由对方提出,中方根据演讲内容考虑是否同意。
外交部亚洲司负责新加坡事务的李先生在电话中也对记者称:“李显龙到中央党校演讲的事情,是对方先提出地点,我们觉得演讲的题目和内容合适,就安排了。”
日渐开放的办学方针
中央党校是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之一,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培养中高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学校。
中央党校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必要的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党的干部,为党培训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党性强、作风好,又有现代化建设知识的领导骨干。
中央党校在历史上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对于教育党员干部坚持优良的传统和作风,都在不同的时期起过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为中央党校写的校训是“实事求是”。
鉴于中央党校在中国党政机构中地位十分特殊,因此,它被一些境外舆论视为“中国研究政治改革的一个主要团体”和“培养中共接班人的堡垒”。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博士生导师陈文通说:“中央党校跟清华北大等高校比较,明显具有更强的政治性。由于校长通常由国家领导人兼任,与中央决策层紧密联系,而学生则是在职的各级官员,因此,在这里举行演讲,被认为更有直接的效果。在这里演讲,真可谓宣传到‘家’了。所以,不少来华访问的外国首脑和政要都十分重视。”
中央党校研究室教授赵杰认为,以前,中国党政机关常常是相对封闭地运转,与外界交流比较少。在过去,中央党校不大可能接受国外政要来做演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特别是在胡锦涛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学校进一步将视野转向外界。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对党的干部培养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包括增强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能力以及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中央党校的现任校长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庆红。他在一次对党校学员的讲话中说,“坚持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我们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党校逐渐实行开放式的办学方针,让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元首和政要来到这一核心机构,面对党的高中层干部做演讲和举办讲座。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事情。”赵杰说,“但是现在越来越开放的中央党校,本身就说明中共在对外交流中持积极自信的姿态。”
陈文通教授判断中央党校对外开放的趋势会加强,还会有更多的外国首脑和政要到这里来做客。
“以前只跟意识形态相同的兄弟党打交道,现在扩大到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将来凡是中联部可以打交道的政党都可以来中央党校。”他说。
目前,中国共产党已同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组织建立并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交往与合作。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