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民航航班延误呈反弹趋势。今年第二季度,民航全行业航班正常率为81.62%,这已明显低于去年10月的水平。到了三季度,航班正常率进一步下降为80.29%,其中三大航空集团主力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跌落至80%以下,为78.41%,居延误率之首。
据了解,去年10月份,中国民航航班正常率达到了86.6%的历史最好水平,各航空公司的航班正常率均达到了民航总局要求的80%以上的水平,其中航班正常率最低的航空公司也达到了83.58%,最高的则达到了91.39%。
航班延误,经常的原因是“因航空公司飞机调配,飞机晚到”。在飞机调配的背后,则是航空公司把航班排得太满,令飞机喘不过气来。用这种广泛布点、抢占市场的方式,航空公司最终取得的结果却是害人误已。
据了解,我国民航市场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但航空公司却一直在大买飞机,近两年来,我国大陆航空公司就新购进200多架飞机。
航空公司购买飞机热的动力是扩张市场。有民航业内人士透露,这如同跑马圈地一样,谁的航线先开到,谁的飞机先飞来,市场就是谁的。于是,各航空公司拼命开航线,加航班,虽然两年增加了200多架飞机,航空公司的飞机仍“不够用”。一架飞机一天的行程被排得满满的,航班没有喘气的机会,稍微有耽误,这架航班承担的一系列航班都延误。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光建认为,决定航空公司命运的是旅客的选择,航空公司“跑马圈地”,摊子铺得太大,服务却跟不上,倒了牌子,将被旅客抛弃。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
>>>新闻背景什么情况属于航班延误
许多读者心中有疑问,为什么民航飞机总不能按照机票标明的时间起飞,民航飞行好像总不正点?什么情况下属于航班延误?
专家介绍说,民航机票标明时间,是飞机关闭舱门的时间,不是飞机起飞时间。机票标明的时间与航空公司《班期时刻表》公布的时间是一样的,而这个时间在《班期时刻表》上准确的表述为“离站时间”,并有明确解释:“离站时间均为飞机关闭舱门时间。”飞机关闭舱门后,启动发动机,离开停机位,滑行到跑道,还需要一定时间。一般机场规定为15分钟以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型机场为20分钟或25分钟以内。
这位专家说,超出以上时间范围的航班,就是延误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