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应该说,2006年的股市开了个好头。从2005年12月27日开始,本报连续推出特别策划的系列报道——“展望2005盘点2006”。今天推出第十篇也是最后一篇——“2006十大行业展望”。 股谚曰:“卖怕卖给狼,买怕买错行”。其实,选股票也就是选行业,从行业的冷暖中把握个股的趋势不失为事半功倍的明智之举。在此,本报对2006年十大行业的近景及远景作一展望,希望借此能够对今年证券市场的环境及脉络管窥一二。
3G、数字电视:产业升级 公司受益
酝酿多年的3G和数字电视两大产业的升级,随着中国2006年的加入推广速度加快,并将带动IT产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同时,3G和数字电视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也将带动IT产业进入新一轮增长。
点评:IT产业的增长特征已经改变,使得IT产业的稳定性增长集中于高端市场,行业壁垒提高,卖方力量得以加强;优势厂商将独享稳定、持续的盈利增长。而与此相关的上市公司将明显受益,其中包括中兴通讯、中国联通、歌华有线、航天电器、生益科技、长电科技等。
电力:降低景气度 关注三类股
根据GDP增速和新增装机容量测算,2006年电力需求增速约为11.1%,预计2006年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6.4%,部分地区开始供过于求,但地区差异仍然较大,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供需形势仍将偏紧,而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将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并开始出现供过于求。
点评:2006年以后由于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进一步增加,整体上看电力供应将全面趋于饱和,发电企业经营环境将趋于恶化。今年,三类电力公司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大集团龙头企业和地方电力集团的窗口公司;二是具有较大发电装机规模扩张潜力的上市公司;三是部分股价跌幅较深的超跌上市公司。
房地产:景气回升 市场平稳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房地产特别是住宅产业是最能刺激城镇消费的产业,2005年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已初见成效,2006年出台更为严厉的新政策的可能性较小,2006年政策取向将集中于对2005年已出台调控政策的严格实施。
点评:预计2006年房地产景气指标将会止跌回稳,国内房地产市场小幅回暖,市场开始走向基本平稳。2006年关注两类公司:一是全国布局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如万科、金地集团、华侨城;二是具有地区垄断优势或独特业务结构的公司,如招商地产、金融街。
银行:股价提升 继续走强
在钢铁、能源等周期性行业处于低谷的背景下,银行股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上市银行的贷款和净利润增速虽然趋缓,但预计未来3至5年银行业的贷款增速仍能维持在14%左右;扣除短期融资券等脱媒效应对贷款增长的滞缓影响,银行业可望维持13%左右的贷款增速。由此估算上市银行贷款增速可望维持在18%左右。
点评:2005年三季度银行板块平均业绩已达到0.31元/股,远远高出市场平均水平,而整个板块的业绩提升空间依然存在。展望2006年,银行股有望继续逞强,甚至远远领先于大盘。正因如此,众多投资机构对民生、招商、浦发等银行给予了增持的评级。
汽车:明确方向 走势分化
2005年12月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了汽车产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是节能环保、自主品牌、结构优化。《目录》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的小排量经济型乘用车、集装箱运输车、城市用低底盘公共汽车开发制造。专家认为,这将有利于我国汽车生产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适应汽车消费结构调整的要求,实施进口替代战略。
点评:2006年,汽车类股票的市场走势将会出现分化。新行业政策的出台,必将给长安汽车、昌河股份等小排量轿车生产类上市公司带来机会。二级市场上,这类股票存在较大交易性投资机会,而有股改预期且业绩稳定增长的公司机会可能更大。
医药:产品将降价 机遇在“盲点”
2005年9月,发改委对部分抗感染药物再次降价,涉及金额达40亿元,这也是历次降价中力度最大的一次。有关部门还表示,今后对医保目录的产品都有可能降价,这将对整个医药行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过去受影响较小的中医药企业也可能面临降价,从而影响到相关公司的业绩。
点评:从市场盲点中寻找防御性品种,使得医药股在2005年成为市场热点。经过一年的充分挖掘,目前一线医药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趋于合理。未来较大的投资机会在于那些被市场忽视的盲点企业。类似复星医药、丽珠集团、金陵药业等股价被低估的品种,存在较大投资机会。
钢铁:寒冬仍未过 买点还需等
2005年中国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势头,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消耗巨大的资源,出口的大幅增长也引发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增多。因此,“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型。日前,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等多家机构预计,200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适度回落,这将使钢铁需求量增速放缓。
点评:钢铁行业的寒冬刚刚到来,200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适度放缓及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的格局尚难改变,钢铁行业景气度仍处于下降之中,钢铁股中线的买点还需耐心等待,钢铁行业还没有迎来中线投资机会。
煤炭:煤价将回落 波段来操作
最新资料显示,今年煤炭行业可能呈现前紧后松的格局。上半年受煤炭安全治理等因素影响,煤炭供求仍然会相对紧张,价格可能会小幅反弹;而到下半年,煤矿安全秩序好转,煤矿生产逐步恢复,因此煤矿供给会有显著增加,煤炭价格也将出现一定回落。
点评:煤炭行业前紧后松的格局,使该行业蕴涵了更多的阶段性投资机会,投资者需要把握好投资的时机和节奏。上半年,投资者可以采取较为积极的投资策略,择股介入;下半年由于煤炭价格可能出现回落,需要注意投资风险。
有色金属:需求旺盛 持续走高
全球经济的强力复苏,让有色金属产品成为紧俏品,该类产品的价格出现了持续暴涨的局面。2004年,有色金属的价格大幅上扬,铜、铝的价格一度创出1995年以来新高。进入2005年,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各主要品种的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点评:今年全球范围内对有色金属仍将旺盛需求,预计在2006年各种有色金属的价格还会继续走高。有色金属价格的提高,为相关的上市公司带来了业绩大幅增长的保障。有关资料显示,有色金属行业的平均净利润远远超过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
商业零售业:消费增长 前景乐观
2005年前3个季度零售板块平均每股收益达0.14元,净资产收益率达4.84%,均处于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而随着今年一系列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的出台,2006年消费增长前景依然乐观。
点评:我国商业零售业将成为消费水平上升和政策扶持的直接受益者,预计未来3年内,我国零售业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2%以上。另外,并购仍将是零售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基于此,商业零售业板块近期深幅调整将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机会。本报记者李雁程
2005年股改大事记
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下发《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5月9日,金牛能源、三一重工、紫江企业、清华同方四家公司成为首批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公司。
5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第二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批改革试点即将启动。证券业协会同时公布了囊括12家创新类券商在内的45家保荐机构名单。
6月10日,清华同方召开现场股东大会,成为首只被否决的股改公司。12月23日,该公司重新闯关,推出新的股改方案。
6月12日,为了配合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维护投资者的利益,证监会制定了《关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增持社会公众股份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6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规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时,公司控股股东必须确定股改后在上市公司中的最低持股比例。
6月17日,中国证券市场首只股改后全流通的股票——三一重工恢复上市,股票简称变为“G三一”。
6月20日,证监会推出42家第二批股改试点名单,其中包括上港集箱、宝钢股份、长江电力等数家大盘蓝筹公司和苏宁电器等中小板公司。
7月18日,深、沪交易所发布《权证管理暂行办法》,为股权分置改革又提供了一种操作工具。
8月22日,宝钢权证上市,份额为38770万份。
8月23日,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认为股改试点工作已顺利完成,总体上具备了转入积极稳妥推进的基础和条件。
9月9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问。
9月12日,股权分置改革全面铺开。
10月10日,万科、上海永久现身第四批股改公司,成为首批含B股的股改公司。
10月17日,ST农化公布股改方案,重大资产置换加10送1.5股,成为首只ST板块的股改公司;鞍钢新轧成为首只含H股的股改公司。
10月26日,商务部、证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涉及外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外商投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破题。
11月28日,由10家券商创设、总额为11.27亿份的创设武钢认沽权证亮相。
12月1日,中小企业板指数发布,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首只全流通指数。该指数性质为综合性指数,以第50只中小企业板股票上市交易日(2005年6月7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发布点位为1438.99。
12月12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表示,国资委将继续支持和引导国有大中型上市公司积极推进股改,在三个月内,也就是2006年2月底之前,大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望完成股改工作。(李千)终结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