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广州1月15日电在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中,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来自异乡,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法与同龄人一样享受来自父母的关怀和引导。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或迫于生存压力,或经不起都市生活的诱惑,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流浪少年犯罪不断增加
广东省是全国外来人口最多的省份,约占全国总数的1/3,流动未成年人犯罪在广东未成年人犯罪中占了大多数。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对广州、深圳、汕头、佛山等10个市、20多个县(区)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未成年犯中有51.8%是外省未成年人,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辍学少年田某因不堪忍受父亲打骂,从家乡河南流浪到广州、深圳,纠合数名流浪少年以盗窃抢劫为生,先后被抓过十多次。2003年5月,年仅16岁的田某在深圳龙岗区坑梓镇,把一名9岁小孩骗上僻静山坡,向其家人勒索2万元遭到拒绝后,用刀刺死小孩。
据这些流浪的未成年人反映,他们走向犯罪的一般轨迹是,因工作辛苦、待遇不好而辞工,成为社会闲散人员,有的则一开始就流浪社会。流浪开始时靠捡拾破烂、流动零售报刊为生,有的被指使强行乞讨,或露宿公园、行人隧道和桥底伺机抢夺,或集结成伙,出入网吧、影视厅。在产生小头目后,在其操纵主使下扒窃、抢劫。
教育“真空”使孩子误入歧途
根据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茂名、河源等7个市的抽样调查显示,这些外来未成年人34%是父母或亲戚带出来的,23%是随老乡出来的,17%是和同学结伴同行的,26%是单独出来的。调查显示,这些外来未成年犯的家庭教育基本呈现“空巢化”状态。
由于父母忙于谋生,许多外来的未成年人缺少监护人的有效监管,对某些不法行为盲目模仿,或受到成年人教唆而误入歧途。
17岁的王某,从小随父母从广西到广州芳村开办食品加工厂,父母由于生意忙碌,除了平时给王某零花钱,很少过问王某学习和生活上的情况。在一次与父亲顶撞后,王某离家出走前往深圳,结识了一名老乡阿春,从此经常出入游戏厅、网吧。2003年11月,在游戏厅里把钱花光后,王某在阿春的怂恿下,抢劫被害人彭某的项链和耳环,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呼吁保护外来孩子权益
专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年人在流动,未成年人也在流动,这是城乡就业壁垒被打破后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现在亟待重视和加以解决的是如何保护这部分外来未成年人的权益,预防他们违法犯罪。
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欧辉成为此提出,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降低公立学校的门槛,使农民工子女能和城市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教育权”;同时指导、提升民办学校的教育水平,支持降低收费标准,让进入民办学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上得起,上得好。
欧辉成说,应该对外来闲散未成年人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摸底调查,依法强化外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对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追求他们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