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月17日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带领群众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拼搏争先,在野草连天的北大荒,闯出了一条科工贸多元推进的农村经济产业化之路,破解了三农难题,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把一个交通闭塞、资源匮乏、气候恶劣的东北偏僻荒村,建设成为拥有33家村办企业、拥有8.7亿资产,农民人均收入1.23万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就没有和谐社会
到兴十四村,就像进入了世外桃源,一栋栋花园别墅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皑皑白雪之中,如今兴十四村的人均收入已达到1.23万元。
然而,这个村30多年前却是个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半个世纪前,付华廷的父辈们从山东临沂迁移到甘南县音河镇的兴十四村。回顾当时的困苦年代,第一代垦荒人刘鹤亭依然历历在目:那年代,我们住的是马架子茅草屋,吃的是菜楂馍馍和糊口粥,一件衣服穿四季,一年到头也挣不来几个零花钱。
1972年,人们怀着对富裕生活的向往,推选当时只有23岁的付华廷为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上任第一天,他就向父老乡亲立下誓言,一定要带领大家走上脱贫致富的好日子。
付华廷开始了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尝试。他偷偷摸摸地到周边城市去买零件往回背,边背边装,边装边买。这样,村里有了第一台拖拉机,开垦了大片耕地。过去一个强壮劳动力最多能耕种40多亩地,使用拖拉机后一人能耕种2000多亩,效率提高了50多倍。
兴十四村的耕地全是沙土地,破皮黄,漏水跑肥,不打粮。如果不改土造田,就打不出粮食。于是,村里开始了改土造田的创举:全村青壮劳力,带上山东大煎饼,无论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硬是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搬到了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沙土地变成了良田。与此同时,他们还打井灌溉,植树造林。
大规模的改土造田和机械化生产大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如今,兴十四村仅有2%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其他人员均在村办企业工作。全村116户村民都住进了花园别墅,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100%。村民实行退休制和公费医疗,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供给200斤大米,100斤白面,另外每月还享受80元的生活补贴。
在第一代移民刘维良家,记者看到,宽敞的客厅里一尘不染,淡蓝色的真皮沙发和家庭影院,使人很难相信这是一户72岁中国农民的家。刘维良的老伴对记者说:如今的日子就跟梦一样,有时掐掐自己,才相信是真的。
回顾兴十四村创业之路,付华廷说:不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就没有和谐社会。多年来,兴十四村正是本着不让一户受穷,不让一人掉队的发展宗旨,对少数人口多劳动力少,老少弱户,除给予经济补偿外,还采取强户包弱户的办法,使困难户尽快脱贫致富。在全村人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如今的兴十四村人生活富足,干群、邻里关系融洽,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村里从没有发生过偷盗赌博、迷信打架的现象,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
从奔小康到奔和谐更需要舍小家为大家
兴十四村富了,但带领农民致富的领路人付华廷却依然保持着创业时的本色,严于自律,在工作生活上不搞特殊化,他的心里时刻牵挂着2000多名村民。
付华廷给自己约法三章:工资不多拿,奖金不多要,家属不搞特殊化。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富华集团每月给付华廷定的工资是每月3000元,可他却坚持只拿1400元,其他1600元捐给了当地的小学搞教育;他妻子按理可以进厂里上班,可他却让妻子呆在家里养鸡、养猪、种地;自己盖房子时用公家车拉料都按价给钱。还有人曾用月收入两万元的高薪聘他做总经理,他谢绝了。那人很不理解,问付华廷:你一年到头挣那么俩钱,图啥?
付华廷说:我追求的是全村人的富足,而你追求的是小家的幸福。你的幸福是小幸福,我的幸福才是大幸福,从奔小康到奔和谐更需要舍小家为大家。
村委会主任周普然说:长年的奔波劳累,使付华廷患上了糖尿病,病情的合并症已影响了他的眼睛,医生在他身上安了个注射胰岛素的药泵,可他一刻也不躺在床上,坚持外出筹措资金、跑项目。药泵把肉皮磨坏了、化脓了,他就摘下药泵往自己肚皮上扎针,时间长了肚皮几乎都扎烂了,村里的同事都心疼得捂着脸不敢看。
付华廷对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可心里却时刻装着全村百姓的冷暖。一个大年三十的夜晚,孩子刚得肺结核不久的康寿田又得了结核性胸膜炎,家里没钱看病,患精神病的老伴又不能照顾他。付华廷知道后,披上大衣,一头扎进风雪中向他家奔去。一进家门,只见疯疯癫癫的康大婶穿着件开了花的棉袄呆在炕上,老康蹲在墙角咳嗽不停,又黑又瘦的孩子躺在炕上小脸烧得通红。别人都在过年,可这儿却锅空炕凉,哪有过年的样啊,付华廷揪心得落下了眼泪。大年初一付花廷亲自去县城为老康一家买药。老康的病治好后,付华廷又把自己的两头牛和两头猪给了他,感到得老康抱着付华廷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村委会副主任王振玲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付书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儿太多了,说也说不完。付书记的人品征服了全村人,近30多年来,村里每次干部选举,村里从不提候选人,每人只发一张白纸,而付书记都能全票当选。
俺要用兴十四和谐模式破解三农难题
几十年来,付华廷和他的兴十四村始终坚持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增加科技含量,探索出了一条农副产品就地转化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新路,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付华廷常说,有了机械化、水利化护航,光靠种地也就是旱涝保收,最多是个土财主,兴十四要想富必须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早在1985年,付华廷就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经验的情况下,一座日处理10吨鲜奶的乳品厂在兴十四村建起来了,当时还是全国唯一一家村办乳品厂,投产当年就盈利65万元。
此后,兴十四村便在农业产业化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1988年,村里建成了一座以玉米为原料,年产1500吨,创产值5000万元的甜蜜素厂;之后又陆续建成了啤酒专用糖浆厂等33家企业,组建了8.7亿总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团,形成了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畜禽饲料、乳制品等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由于龙头企业的拉动,不仅解决了农民长期面临的卖粮难问题,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兴十四村的玉米村里企业以每公斤高出国家收购价2分钱的价格全部包销。村里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收入只占全村总收入的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都分别占到38%和57%。全村1万多亩耕地由6户种植大户经营,98%的农民从土地里解放了出来。
兴十四村在搞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还紧紧依靠科技和人才,把目光瞄准了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上。1994年初,付华廷偶然听说有一种以玉米作原料的工业,经高科技工艺生产柠檬酸,这在我国和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付华廷像挖到千年老山参一样兴奋,立即去上海找到了上海微生物工程研究所老专家朱亨政。付华廷三顾茅庐对老教授说:只要你来,我就把你当爹一样伺候!在朱教授的指导下,只用5个月就建成了年产6000吨的柠檬酸厂。
为了引进科技留住人才,兴十四不惜花大血本,几年来,先后以最高年薪20万元,从全国各地聘请26名生物、化工专家,作为村里的科技顾问,使兴十四村办企业形成以生物工程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产品系列,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兴十四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探索,曾先后多次受到国务院和黑龙江省的表彰,被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享有龙江第一村的美誉,为此,付华廷还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和党代表。中共黑龙江省委认为,兴十四村的发展模式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了一条紧紧依靠科技,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最终使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