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贯穿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加快发展思想
杨范清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对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作了部署,思想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报告有三个特点:一是贯彻了党的十六大。 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符合陕西实际;二是目标科学,各项经济指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三是措施务实,提出的九大措施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能够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建议报告中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继续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方面的内容和措施再具体一些,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性文件,更好地指导“一线两带”建设,加快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陈宝根代表说,陈省长的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振奋人心的报告。“十五”期间,在省委的领导下,省政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扭住团结稳定、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西安市五年来的发展变化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2005年底,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634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年均增长13.3%;地方财政收入由47亿元增加到101.7亿元,年均增长20.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579亿元,年均增长29%,其中去年完成835亿元,超过了“九五”期间五年的投资总量;城市建设投资去年完成100亿元,累计完成57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600元和3363元,较“九五”末分别增加了3236元和1019元。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也遇到一些问题,报告中提到的问题,特别是瓶颈制约、体制障碍、结构束缚这三大难题也符合西安的实际。今后,我们要继续保持团结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迎难而上,努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使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桂中岳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内容实在。报告第一部分用6个“新”概括了陕西“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到去年底,全省GDP比“九五”末翻了一番,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经济总量达到3673亿元,在西安地区从第四位跃升到第三位,其他方面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突出了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报告也讲了陕西发展中存在的7个问题,包括部分干部在思想解放、责任心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目前,我省GDP还很低,在全国排序也比较靠后,居民人均收入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必须要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29项指标,比较实际,鼓舞人心。报告关于今年的工作,指导思想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最核心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把经济搞上去。今年全省安排了110个重点建设项目,这对陕西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总之,只要我们紧紧围绕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一心一意搞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就一定能够完成。
李堂堂代表说,报告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陕西实际,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抓好新开局,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新目标的报告。报告的起草过程,是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扬民主,吸收民意,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工作措施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报告体现了六个结合:一是把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陕西实际相结合;二是长远发展战略与近期工作重点相结合;三是确定发展目标与制定工作措施相结合;四是把维护发展群众根本利益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相结合;五是把改革发展稳定相结合;六是转变政府职能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相结合,体现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将发展目标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工作措施之上。贯彻落实报告精神,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坚持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努力破解瓶颈制约、结构矛盾、体制障碍三大难题,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发扬好报告总结提出的五条基本经验,切实抓好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和四大基地建设,落实好“十一五”时期七项任务,全力做好2006年的九项工作,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高点起步。
在新的起点上开好局起好步
王士纪、周耀生、陈元杰代表说,报告很实在,没有官话、套话、空话,部署工作具体实在,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非常鼓舞人心,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建议:一是要加大农村盗窃、抢劫等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农村稳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和各项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三是要继续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陈再生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有四个特点:一是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二是承前启后,既总结了去年的工作,也总结了整个“十五”期间的工作;既安排部署了明年的工作,也部署了未来五年的工作。三是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省省情的认识更加深刻、准确。四是紧紧抓住了加快发展这个兴陕富民的第一要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重点突出、内容实在、可操作性强。“十一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明确,切合我省实际,是指导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建议:一是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体系,继续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二是要在加快西咸一体化步伐的同时,将咸阳机场、三原、泾阳等地部分乡镇划归西安,促进西安辐射带动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三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政府主导、强化考核的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在搞好试点工作的同时,加快面上工作的推进。四是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问题,应积极申请建立国家级绿色产品基地,加强有色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强对汉丹江水源地的保护,争取列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
徐山林代表说,过去五年,是陕西突破发展的五年,是闪烁着亮点的五年,也是进入重要转折点的五年。省上这几年十分关注陕南发展,从分区指导上提出了“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方针;提出了陕南建设绿色产业基地的要求;专门建立了l亿元的“陕南发展基金”。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省上对陕南发展的关注和强有力的支持。关于安康的发展,我建议:第一,要将绿色产业的内容明确起来,要在药、水、游后边加上一个“食”字,即食品业,包括茶、肉、菌、烟等。第二,要坚持大产品大范围集中做大,小产品小范围做强做精。中药覆盖大、范围广,要集中做大,茶、蚕、肉、菌、烟等小范围的要分头提出具体要求、做精做强。第三,陕南的突破,光靠陕南不行,省上要统筹资源配置,给予帮助支持。如布局中药加工项目,利用丰富水能布局大的火电厂等。第四,“陕南发展基金”要集中办大事,不要撒胡椒面。第五,建议省上每年由省长主持召开一次研究陕南发展的会议,落实有关扶持措施。
崔峻崇、陈明、钱远刚代表说,“十五”期间,陕西经济社会取得了重大成就,虽然安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纵向比有很大进步。“十一五”规划符合陕西实际,振奋人心。尤其是开工建设几条铁路复线和高速公路,这对打破安康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十分重要。建议:一是省上既要重视高速公路建设,也要重视乡村道路建设,进一步落实农村道路建设扶持资金,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和谐社会带来的实惠。二是建议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不要占用地方用地指标。三是建议省上加大对龙头企业资本金支持力度,促进陕南绿色产业发展。
王平代表说,报告提出陕南建设绿色产业基地,实现突破发展,符合安康实际。我们要着力在基础设施、绿色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个方面实施突破。建议:一是关于安康水资源的开发。建议省上在安康布局建设大型火电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水、火并举”;要研究安康水资源开发的市场化问题,对市场化经营提出合理方案,纳入全省盘子考虑,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二是希望省上加大抓落实的力度,确保省上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更好地落实。
黄启平代表说,我们要以省上这次人代会为契机,“十一五”期间,加压提速重点突破,把建设富民强县的小康永寿作为奋斗目标,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始终按照“果畜富民、工业强县、一招四推、跨越发展”的总思路,积极“立足四个围绕,实现四个突破”,奋力开创永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新局面。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业产业化上实现新突破;要围绕实施民营经济崛起战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要围绕实施“一线带动,两翼齐飞”战略,在推进城镇化上实现新突破;要在围绕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永寿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着力构建文明、富裕、和谐的新永寿。
(本报记者 薛向群 郭军 万君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