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寄养儿童在一起。洋妈妈Amanda照看孩子。
文/图记者吴飞通讯员雷刚
阅读提示
5年时间里,100多名孤残儿童由集体供养变为家庭寄养。看似简单的形式变化后面,是一颗颗爱心释放出的温暖。 如今,更多的孤残儿童正期待着更多爱心加入———
感受家庭的温暖
春节将至,西安市长安区杨沟村里已经透出“年”的气息。记者刚走进西安市儿童福利院设立在该村的一寄养点,就听到从屋内传来“妈妈!妈妈!”的呼唤。
“妈妈”韩玉芬(化名)正在喂4岁多的奇奇吃饼干。韩玉芬家领养的孩子奇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去年7月做完手术后就寄养在她家,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奇奇如今享受着“爸爸”、“妈妈”的呵护,幸福地生活着。
“妈妈”韩玉芬每天都要为她活动手脚,教她走路。现在日子长了,也摸到了孩子的脾气,孩子路走得稳当了,吃饭、上厕所基本也能自理。为保证营养,“妈妈”每天都要变着法地给孩子做不同的饭菜。
安西民、安午典两个孩子智力存在障碍,连走路都十分困难。他们被寄养后,“父母”坚持每天在院子里对他们进行2至4个小时的走路训练。现在他们俩已经能够走路了。去年10月,安午典生病住院,“爸爸”于小利跑前跑后,“妈妈”在身边一直护理到孩子醒来。听到安午典醒来后第一声就喊出的“妈妈”,让这个寄养之家的父母和孩子真正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农村家庭寄养基地有利于寄养家庭的集中培训和康复指导。农村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邻里交往密切,非常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回归家庭后,孩子会得到‘父母’关爱,懂得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崔宝玉说。
张开温暖的怀抱
“生活技能与社会适应行为能力较低,缺乏亲情与家庭的成长气氛”是孤残儿童曾面临的现状。从2000年起,西安市儿童福利院为了改善机构供养无法满足孤残儿童的个体需求,在西北地区率先探索开展家庭寄养,实现孤残儿童由集中供养到社会寄养的摸索。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农村基地寄养为主,城市分散寄养和爱心家庭寄养为辅的家庭寄养模式,已经让100多名孤残儿童像小奇奇这样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重新得到家庭的温暖。
那些寄养在乡村农家的孤残儿童小小年纪便认识了许多农作物,并且能够为“父母”做些买油盐酱醋、扫院子、打井水、倒垃圾、择菜淘米等简单劳动。而在儿童福利院,孩子们得到的食物都是加工好的,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多是从老师用图片苦口婆心的教授中得来的。他们习惯所有物品都是公有的,几乎没有什么自我意识。以至于有的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在进入社会正常学校后,仍习惯随手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在这些寄养孤残儿童的家庭,人间的亲情带来许多奇迹。五年以来,被寄养的孩子在新家里获得了家庭温暖,一声声甜甜地叫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同时还教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家庭的照顾下,包括有轻微智障的孩子,每个人的身体和性格发生的变化令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感到吃惊,“他们让我们看到,每个儿童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随着越来越多寄养家庭的出现,一个个温暖的怀抱向这些孤残儿童张开,当听到一声声“爸爸妈妈”甜蜜的呼唤时,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和参与寄养的人们备感欣慰。
他们有一个洋妈妈
来自南非的Amanda在菲律宾Antoinette夫妇等人帮助下寄养了市儿童福利院的6名残疾孩子。Amanda十分喜欢孩子,对孩子也产生了十分浓厚的感情。当记者问到照顾这些孩子辛苦不,Amanda说白天还好些,有许多义工来帮助她,可是一到晚上就十分累,“一开始整夜整夜都不睡觉,奇怪的是孩子只要一个一哭,其余的都在哭,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先管哪个好,自己要一个一个地抱,一个一个地喂。现在还好一点了,自己晚上也能把小孩子照顾得很好。”
Amanda对孩子的照顾十分细致,有一个叫安兰亭的孩子,他是颈脊膜膨出,为了给这个孩子治病,她四处打听治疗这方面病的医院,最终确定在上海为孩子治疗,手术十分成功,Amanda很高兴,回来后还经常给安兰亭“开小灶”,现在的小亭亭非常健壮,见了人总是笑眯眯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Amanda自从她寄养了这6个孩子,除了工作外,其余的时间都给了他们。Amanda说,现在这些孩子是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现在不能没有这些孩子,她会尽可能地让这些孩子生活得幸福快乐。
寄养可变收养
据了解,家庭寄养是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一个崭新模式,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孤残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它既符合中华民族爱幼护幼的优良传统,又对发掘民间力量,减轻政府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压力,塑造儿童健康心理和性格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西安市儿童福利院推广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启动,使越来越多的孤残儿童进入家庭、走向社会,更能使社会认识了解孤残儿童,让大家知道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真正实现“政府出资、社会支持、家庭寄养、统一监护”的寄养宗旨。
在未央区某寄养点,有一名叫霞霞的血管瘤患儿,于2001年做完手术后,福利院为了给小霞霞一个快乐、温暖的“家”,使小霞霞尽快恢复,将小霞霞寄养在一户姓舒的家庭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这个家庭与小霞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家人和小霞霞相处十分融洽,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喜欢小霞霞,小霞霞也在这个家庭里生活很开心。舒姓家庭与福利院联系后,提出要收养小霞霞的要求,福利院经过多方调查了解,这个家庭确实有抚养小霞霞的能力,并且也具备收养的条件,经过市民政局批准,小霞霞现在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正快乐健康地成长。
期待您的加入
为保证寄养儿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市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不定期地家访寄养家庭,了解寄养儿童真实的生活环境。为调动寄养家庭的积极性和提高寄养家庭的责任感,从去年起,福利院每年都评选优秀养母、养父,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目前,福利院正在计划以地区分片,在寄养家庭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寄养管理站,推选当地声望较高、关心公益事业的人或寄养家庭的成员为联络员,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当地情况,并在寄养家庭间起到相互监督作用。
孤残儿童从没有家到拥有“大家”,再到走向“小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寄养家庭中,寄养家长给每个孩子都取了小名———“弯儿”、“小燕”、“阿婷”。这种情感的建立显然对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保护孤残儿童,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的身心,尤其是精神世界最大程度地恢复健康健全。从一定意义上说,最好是让他们回归家庭生活。开展家庭寄养,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一种实践。目前力度还需要加大。而更多爱心家庭的参与和支持也是家庭寄养工作能否顺利持续开展的决定性因素。
孤残儿童已经承受了不属于他们的沉重,他们急切地盼望着有爱心的家庭伸出双手。希望越来越多有爱心的市民,能够加入到寄养家长的行列,给不幸儿童一个幸福的家,让“爱心”在全社会中传递。
“检验一个社会救助孤残儿童的标准,检验我们福利事业工作者工作成效的标准,不仅仅在于福利设施建了多少,孤残儿童收留了多少,更重要的是要看有多少孩子真正融入了社会,成为心智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一分子。”西安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崔宝玉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