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无”行动开展以来质监部门共捣毁无证无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564个
地下食品窝点发现一个捣毁一个
主题:无证无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问题
时间:1月25日
对话部门:市质监局
对话一:目前,我市食品质量安全形势怎样?
回应:1050家食品企业已建质量安全档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质监局副局长程学源称,地下食品窝点的清理与食品监管密不可分,食品监管到位,地下食品窝点自然无处遁形。 从2004年下半年起,该局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了大规模普查摸底。截至2006年1月20日,全市已建档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达1050家。
摸清“家底”后,该局大力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全市共有21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取了22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15类企业有212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取了224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率达90%以上。同时,加大了食品监督抽查工作力度和抽查覆盖面。2005年,该局共抽查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1955批次食品,抽样合格率达到了84.4%。与2004年相比,抽查样品增加了1143批次,抽查合格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
结合监管工作实际,2005年,该局还强化了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时段的食品监管工作力度,强化对瓶(桶)装饮用水、河粉米粉、豆制品、饮料、月饼等产品的专项监督抽查;针对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苏丹红一号”食品、猪链球菌Ⅱ型肉制品、含孔雀石绿水产品、PVC食品包装材料以及防治禽流感的专项整治工作。2005年,全局共立案查处食品案件123宗,查获货值93.95万元。
程学源说,通过深入落实普查建档、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企业分类巡查制度,实施辖区政府回访制度,突出监管重点、创新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电子信息系统等措施,去年,该局已逐步建立起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对话二:我市去年对于无证无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的整治情况如何?
回应:564个无证无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被捣毁
程学源介绍,2005年,该局将维护食品安全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市委市政府开展“清无”行动的工作部署,采取加强巡查、加大查处力度、加强组织协调、组织联合行动、广泛宣传发动等措施,积极投身到“清无”活动中来。
在清无工作中,该局充分发挥打假办、食安办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与工商、卫生、街道办的沟通,调动各方力量,组织多次联合行动取缔无证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层层落实责任,全面开展日常巡查工作,深入调查摸底,掌握线索资料,挖掘地下食品加工窝点;将非法食品生产加工窝点查处与出租屋清理整顿工作相结合,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重点市场的整治与食品整治相结合,严打地下食品窝点回潮。
自“清无”活动开展以来,全市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4000余人次,单独和联合有关部门共捣毁地下无证食品加工窝点564个,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3宗,抓获食品制假犯罪嫌疑人15名。程学源举例说,2005年6月16日,该局联合卫生等部门查处了位于振华大厦的一家哈根达斯蛋糕无证生产点;2005年9月11日,根据《深圳商报》报道,在南山区捣毁一无证无照月饼加工窝点;10月12日,牵头组织城管等五部门在平湖、布吉查处多家黑猪油炼制窝点;2006年1月5日,与公明街道经科办、农业办组成联合执法小组,捣毁3个食品生产加工窝点等。
对话三:无证无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整治工作下一步怎么走?
回应:窝点一经发现决不让它过夜
谈及下一步的无证无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整治工作,程学源表示,2006年,他们将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违法生产行为的打击、查处、整顿力度,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监督和执法,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和生产假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控制;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大对监管薄弱区域和薄弱环节的整治力度。
对于无证无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程学源表示,查处的黑窝点近九成位于出租屋内,查处难度非常大。他呼吁,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一旦发现无证无照地下食品加工窝点,立即向该局投诉热线12365投诉举报。对于举报、巡查发现的地下食品窝点,“我们将发现一个捣毁一个,而且决不隔夜。”
程学源表示,2006年,他们将基本消除由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引发的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全市食品质量产值抽检合格率达到86%。基本消除面粉、肉制品、儿童食品等重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米、面粉、酱油、食醋、食用植物油等五类食品以及肉制品、乳制品等十类食品实现安全准入上市,茶叶等十三类食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逐步实现安全准入上市。对生产危害人体健康安全以及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