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信明栋
本报德州2月5日讯为让农村居民用上质高价廉的药品,德州市在全市11个县市区聘用乡镇协管员867名,村级信息员7520人,在8302个行政村建立了药品监督网,使农村药品监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走在全省前列。
据介绍,经过两年的努力,德州市普遍建立起了以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以乡(镇)协管员、村信息员为辅的农村食品药品质量监管网络,同时扩大监管网络内涵,将食品综合监管、医疗器械监管纳入药品监管网络。2005年,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办的药品、医疗器械案件,有30%以上来自协管员、信息员的信息举报。
为加强药品供应的监督,德州通过抓配送源头、建乡镇配送中心、治理规范药品供应终端的三步战略,形成了以GMP、GSP认证的药品生产批发企业为主渠道,乡镇药品配送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供应网络,一方面,从体制上、源头上防止了游医药贩的流入,净化了医药市场,提高了药品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了竞争机制,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民群众能够买到与以前相比价格更加低廉的药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市农村药品价格比建监管网络前平均下降了3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