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区充分发挥临海的地理优势,立足开辟新水源,向海水要效益,延伸海水淡化产业链,努力培植海水淡化产业集群,从今年开始,利用5年左右时间,在“十一五”期间内,建成本市首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核心区。通过有效替代,为生态石化基地发展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预计到2010年全区海水淡化能力达到15.6万吨以上。
大港是全国最早进行海水淡化实验和应用的地区之一。大港发电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以海水代替淡水直接用于工业循环冷却的探索,取得了极大成功,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每小时处理100吨海水的冷却中试工业试验装置。目前,该厂日产淡水6000吨,年利用海水超过10亿立方米,每年节约淡水160万吨,除工业用水外,还向居民提供淡化后的纯净水和桶装水。在此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大港将以供应城市居民饮用、工业及电厂用水为目标,结合电力、石化等企业,积极发展中型规模以上的海水淡化项目。全力推进2005年落户大港、投资9000万美元的新加坡日产15万吨淡水的新泉海水淡化装置建设,2007年建成一期10万吨/日装置,2008年建成二期5万吨/日装置。积极支持大港电厂及大港二站电厂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同时,大港将不断延伸海水淡化产业链,鼓励发展相关产业。通过扩建大港宏源盐场,建设日产5000吨—6000吨的工业用盐项目,对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进行充分处理,形成年产180万吨工业用盐的产能。适应市场对钾肥的需求,努力发展从海水及苦卤水中提出钾肥技术和产品,重点推动提取硫酸钾、硝酸钾等项目建设,并力争实现产业化。以大港电厂海得润滋公司为核心大力推进淡化海水深加工,进一步扩大纯净水和饮料的产能,预期到2010年分别达到80万吨/年和20万吨/年。
(郑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