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品办专家称过敏消费者应尽量避免食用
本报讯(记者廖爱玲)在麦当劳炸薯条被发现含有反式脂肪酸后,麦当劳公司前天宣布:炸薯条中的小麦和乳制品成分,可能会导致一些敏感消费者过敏。
据新华社报道,麦当劳公司前天宣布,所售薯条含有小麦和乳制品等潜在过敏原成分,可能导致某些消费者出现过敏或其他身体反应,并从本月起在网站上针对薯条添加了“内含小麦与牛奶成分”的文字说明。 而在以往,麦当劳一直称薯条中没有麸质、牛奶和小麦等潜在过敏原,对乳制品过敏的消费者可以安心食用。
麦当劳公司表示,此举是为了遵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新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包装食品业从业者必须清楚标示所售包装食品中含有的牛奶、鸡蛋、小麦、鱼、花生等常见过敏原成分。麦当劳公司说,麦当劳属于餐馆业而非包装食品业,但愿意主动配合这项新规定的实行。
昨晚,市食品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介绍,像花生、牛奶、鸡蛋、小麦等都属于过敏原成分,对蛋白质过敏的消费者应尽量避免食用此类食物,特别是花生,更容易引起过敏。不过消费者也不必恐慌,由于人体的机能不同,对哪种物质产生过敏也会不同,而且也只是那些对此类物质敏感的消费者,食用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目前还没有听说有因吃小麦等而产生过敏的案例。但作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来说,将食物的真实成分如实向消费者标明,是应该的,也是食品标签规定所要求的,便于让消费者自主选择。
「专家」棕榈油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
据新华社天津2月14日电(记者孙洪磊)近日世界最大的快餐集团麦当劳承认,依照去年12月启用的新方法来测试,其所售炸薯条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比以前公布的数据增加了三分之一。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称,反式脂肪酸可增加人体“不良胆固醇”,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不过,麦当劳中国公司很快声明,麦当劳在中国大陆地区所售薯条使用的是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橄榄油,而后又紧急改口,称其使用的不是橄榄油而是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棕榈油,中国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但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硕表示,反式脂肪酸产生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棕榈油在加工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
「反应」北京麦当劳表示尚不知情
本报讯(记者廖爱玲)对于专家关于“棕榈油也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的说法,昨晚,记者电话联系了北京麦当劳有限公司。
公关部一位负责人表示对此尚不知情,无法马上答复,需与总部联系,并要找专家论证。
而市食品办一位专家则表示,目前由于国内没有相关的标准,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到底存在多少会带来心脏病的风险,没有一个确定值,因而暂时还无法展开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