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手术中,一名医生正在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本报记者彭泽成摄
今天上午8时30分,来自安徽的脑瘤患者张先进被推进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手术室。该院从2003年1月首创全国“全麻术中唤醒状态下切除大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至今,已成功为军地患者开展了67例此类手术。今天,在4号手术室,记者目击了第68例开颅患者“术中对话”的全过程。
麻醉,打开头颅……10时40分,在医生、护士的连声呼唤中,已全身麻醉沉睡了2小时10分钟的张先生,竟然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而在手术台一端的幕布后,他的颅骨已被打开。
“你今年多大了?”“34岁。”“你家有几口人?”“6口。”“你知道自己现在在什么地方吗?”……
“我们现在正为你切除脑瘤,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要及时告诉我们。”
“好的,谢谢你们。”幕布的这一边,面对医护人员的轮流提问,张先生清楚地作了回答。
“一边手术还能一边对话?”面对现场记者的惊讶,王伟民教授介绍说,因为脑肿瘤细胞和脑功能细胞相互交错,手术中一不小心就会误切,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失明等后遗症。而开展术中医患对话可以让医生随时精确掌握患者的脑功能区情况,既可避免误切,又可彻底清除脑肿瘤。他还告诉记者,医院在全国率先引进的这一技术,目前只有美国、日本、法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
11时35分,张先生脑中4×5厘米大的脑瘤被切除干净,再次麻醉,关颅缝合……12时50分,第68例开颅患者“术中对话”顺利结束。(本报广州2月15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