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记者郭晓静)昨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市政府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上介绍,未来5年内,我市将做大做强芯片、轨道交通、石油化工、风能发电四大产业链,“每条产业链都将为我市带来百亿产值”。
根据市政府的相关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投资80亿美元打造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形成以芯片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这个新生的“硅谷”以后每年可为重庆带来百亿产值。
据了解,全国很多已经建成的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大致为每公里6亿元,而我市的轻轨建设投资每公里仅为2.5亿元。“这个价格对中型城市、中小型城市很有吸引力!”黄奇帆介绍,目前,很多城市都想借鉴我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而我市又具备制造轨道车辆零部件和系统集的能力,这其中就蕴涵了巨大商机。我市目前正加大投入,对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零部件配套等进行系统规划,为切得百亿“蛋糕”做好准备。
在石油化工方面,我市主攻的产品是聚氨脂。目前,这个广泛用于纺织、房地产建材、医疗等方面的石化产品,在我市依靠进口。而未来几年来,我市将实现聚氨脂“重庆造”零的突破,这个1百亿产业链目前已经基本酝酿成熟。
“而今天签约后将形成的风能发电装备业将为我市带来另外一个工业百亿产业链。”黄奇帆说。
着力打造全国风电设备制造基地 市政府与中船重工签订协议
华龙网讯(记者郭晓静)重庆将成为全国风电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昨天下午,市政府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订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将充分发挥装备制造综合优势,结合重庆制造能力突出的优势,在我市开发风力发电成套设备,这将为我市风力发电及相关产业带来100个亿的产值。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签字仪式上表示,国家规划在未来5年风力发电达到500万千瓦,重庆市规划在“十一五”风力发电量要达到50万千瓦。我市将从风电设备的产品研发、零部件配套体系、市场销售以及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给予中船重工支持,而且将联合我市电力公司和建设投资公司修建首家风力发电厂,作为“重庆造”风电设备的第一用户,为打开全国市场提供参考模式。
双方还在框架协议中约定:市政府继续支持中船重工在我市轨道交通装备、市政环保工程、桥梁及大型钢结构等项目以及库区新型船舶开发和排污治理上,利用所拥有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在重庆发展相关产业;中船重工“十一五”期间对集团在渝企业的投资将达到25亿元以上,着力发展中小特种船舶、船舶动力配套设备、船用及其他仪表,非船成套设备等军用民用产品;携手支持中船重工在渝船舶工业企业整合上市、在重庆建立国家级船舶工程应用技术中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