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农民收入不如一个城镇居民
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农民购买力不足影响扩大内需
综合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的收入比为1∶3.22。 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召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闻发布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会上透露了这组数据。
陈锡文还说,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虽然恢复到了4.84亿吨,但还不能满足需求,而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农民购买力不足影响扩大内需
陈锡文说,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部分只占总额的32.9%。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客观上影响了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
陈锡文表示,和不少国家一样,在工业化、城镇化初期,我国也需要从农业、农村中积累发展资金,因此城乡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农村更快发展、农民收入更多增长,就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这一基本途径,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党和政府各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
——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
——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精简乡镇机构减少农民负担
陈锡文说,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为避免出现农民负担的“倒逼现象”,国家将采取三大举措遏制农民负担卷土重来。
第一个重要措施是,增加中央和省市政府的财政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今年中央政府为农村税费改革给基层的专项转移支付达780多亿元。省、市两级政府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预计达250亿元左右,两项合计超过1000亿元。
第二,通过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把无效的开支挤压出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5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只减不增。
第三,针对农民负担可能反弹的情况,中央政府已明确要求建立四项制度:建立涉农收费的公示制度。建立农村学校收费的一费制。建立减轻农村基层组织负担过重的制度,如建立农村基层组织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度等。建立加重农民负担案件相关领导人责任追究制度。
2亿农民已经进城户籍制度逐步改革
“小城镇的户籍实际上早就已经放开了。”陈锡文说,目前还有不少地级市和省会城市也在推行基本放开的户籍制度,如河南郑州、浙江湖州等。陈锡文表示,户籍制度改革涉及到各个地区很多不同的情况,将会逐步推进。
“有近2亿农民由于劳动就业的流动以及行政区域变化,实际上已经不住在农村了,这个过程今后还会继续下去。”陈锡文说,从户籍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农村人口现在有9.4亿;从现实的居住地统计,按这个标准现在真正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为7.5亿左右。两者相比,可以发现近两亿的农民已经进了城。
他表示,不是说所有离开农村的农民都有机会或者是受政府鼓励进入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就业条件毕竟很有限。“因此中央政府提出,既要保障进入大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的权益,也鼓励农民就近转入非农产业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