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15 11:24:08
--------------------------------------------------------------------------------
·卢强说,本世纪后半叶发生在美国的五次灾难性大停电给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社会敲响了警钟。 “我有一个梦想——不让美国大停电在中国重演。”
·1972年,武汉发生大停电,国家经济命脉之一的武汉钢铁厂险些全部报废。周总理在批示中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建设起来的武钢几乎毁于一旦这种事情不能再发生了。周总理的话激励着卢强向研究领域的尖峰挑战。
·卢强透露,将组织50位精干的研究人员,用5年时间完成理论研究,到2008年初步建成中国电力安全系统。
南方网讯 卢强1936年4月生于安徽无为,中科院院士。教授。自动控制专家。195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64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历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客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工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2年1月当选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97年 10月当选为民盟中央第八届副主席。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从事电力系统线性和非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开拓了电力系统最优控制领域,建立了电力系统线性最优控制新学科体系。是中国电力系统线性最优控制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自从1831年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以来,人类试图驾驭电力系统的努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电力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频率的一个闪动会在工厂里造成堆积如山的废品,一次短暂的停电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如何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成为横亘在社会现代化进程面前的一道深渊。1984年秋,正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最尖端的非线性系统微分几何理论研究的数学家们发现,研究小组里多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电力专家。他勤奋地工作和学习,很快掌握了这一当时还没有公开发表的理论。
数年之后,这位中国人攀上了国际学术界的顶峰。他在世界上首先将这种数学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创立了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的新体系,使对屡屡发生的“大停电”心有余悸的人们看到了安全驾驭电力系统的曙光。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
面对记者,当选首席科学家的卢强语气十分肯定地说:“我们致力建设的不只是世界第一流的,而且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安全的电力大系统。”采访进行了一个小时,卢先生精力充沛,谈话间不时流露出科学家当中少有的激情。
回顾以在华盛顿大学的访问为契机的学术飞跃,卢强告诉记者,美国聚集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先进的理论成就层出不穷,但第一个把非线性系统微分几何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却是一位中国人,这使人们感到吃惊。卢强认为,这事实上反映了中外科学家学术性格上的差异。国外的教授从事研究,一般发表完论文就完事了很少有人会去做装置,研究应用。但中国却很少养育出书斋里的科学家,人们从事科学研究首先想到的是应用与社会,造福于人民。在中学时的一篇作文里,卢强就写下了将来要参加三峡大坝建设的志向。考入清华大学后,他要求进水利系读书,但老师告诉他,修建三峡主要是为了发电。从此,卢强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性的研究。
卢强说,本世纪后半叶发生在美国的五次灾难性大停电给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社会敲响了警钟。“我有一个梦想———不让美国大停电在中国重演H”
1972年,武汉发生大停电,国家经济命脉之一的武汉钢铁厂险些全部报废。周总理在批示中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建设起来的武钢几乎毁于一旦这种事情不能再发生了。周总理的话激励着卢强向研究领域的尖峰挑战。
爱因斯坦曾用“简洁”和“优美”来形容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卢强40年的学术生涯就好像一个只含有两个变量、简单而漂亮的数学公式。公式的一端是最先进的控制理论,另一端是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从在清华大学作研究生时起,他就一直按照这个脉络进行研究,并不断追逐理论的最高点和最新发源地。他先后研究了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和非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并应用于中国电力系统,成为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如今,他正在酝酿着学术生涯中的第三次飞跃———研究更先进的控制理论,防治电力系统灾变。作为这一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卢强坦言“心中高兴的成分几乎没有,感受更多的是责任”。他表示将站在一个国家的高度,组织全国乃至国际上最优秀的人才来共同协力回答人类在这个问题上面临的挑战。他透露将组织50位精干的研究人员,用5年时间完成理论研究,到2008年初步建成中国电力安全系统。同时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的卢强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台微波炉和一张靠椅,每天中午,卢先生把家里带来的冷饭在微波炉里热一热,吃完饭坐在靠椅上休息片刻又接着开始工作。卢先生表示,将把六十岁以后的时间百分之百地投入到项目的组织和研究中。(本文选自了望周刊2000年报道,仅供参考。 编辑:许雨青)
(责任编辑:戴金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