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春节刚过,又是找工作跳槽的高峰期。上周末,无论是虹口、还是中山西路、光大会展、上海展览中心,每个招聘会现场无一不是摩肩接踵;求职“主流”仍以应届毕业生和外地来沪的应往届人员为主。而招聘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被求职者诟病,让我们跟随本报记者的镜头,聚焦招聘会现场,看看今年新春求职的“爱恨情愁”。
(邹志卿 徐伟)
镜头一:大型招聘会擦边企业多
大型社会招聘会宣传时,不乏“诸多500强企业参展”、“招聘摊位近千个”,可当求职者真的满怀希望,想去试试运气时,才发现出场的可能是某个国内不知名的500强企业,招聘摊位也往往远不及千家,招聘会着实和求职者打了一次“擦边球”。
镜头二:某些企业只为宣传不招人
和求职者来招聘会的目的是为了找工作一样,有些企业参展的目的一样也很单纯,不为招人,只为宣传,他们往往把条件设置得很苛刻,有意拒人于门外。有些企业明明只招一两个人,却说招二三十个,这招也确实引来不少“眼球”。
>>解决方法
来自“熟手”的另类渠道建议
网络是简便速效的渠道
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这样的招聘网站还是要多看的。另外,各个院校的招聘BBS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求职渠道,不管是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想办法混进去,拿到企业招聘的信息和邮箱,大功先告成一半了!
熟人推荐是永恒的捷径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熟人推荐”的用人制度,特别是一些欧美的外资企业、500强。而且,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认为的靠关系、走后门、用人唯亲。相反的,500强认为,如果这个员工非常好用,那他推荐的校友也应该是相对优秀的、和企业的文化吻合度高的……因此,充分发动你身边所有的“人力资源”,通过内部人士的推荐和介绍,你胜出和被选择的机会提高的不是一倍二倍,而是坐上了求职直通车———直接跃过层层关卡,胜利。
(毕菲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