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3月3日讯:监测经费严重不足,监测仪器设备奇缺,成为制约我省环境监测工作的“瓶颈”,导致全省1/4环境监测站无法开展监测工作,全省尚无一个监测站完成标准化建设,严重制约了环境管理的有效开展。 这是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的。
据介绍,全省现有环境监测站19个,一级站1个(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二级站2个(海口、三亚站),三级站16个。由于环境监测投入不足,尤其是一些市县财政投入较少,导致监测经费严重短缺。各站业务经费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仅达国家标准的1/2,个别监测站甚至无业务经费或年业务经费不超过5000元。多数监测站环境监测仪器普遍匮乏和老化。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我省各级环境监测站承担着全省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地表水质、近岸海域水质、环境空气、城市噪声、生态环境等)、污染源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纠纷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等多项监测任务。
监测项目不全、监测频次过少、监测要素不够等问题尤为突出。如在地表水监测中,设备条件相对较好的省站、海口站、三亚站也只能完成28个地表水基本项目的监测,对饮用水源必须测定的致癌、致畸等持久性有机物,全省尚无一个监测站能承担,长期无法说清持久性有机物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全省目前仍未实现地表水质自动监测。
另外,现能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噪声监测的城市(镇)只有12个,琼中、保亭、乐东、陵水监测站仍无法开展监测。海口、三亚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实现了日报和预报监测,其余城市(镇)为隔日监测或每月5日监测。全省有三分之二的监测站缺乏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有部分监测站甚至从未作过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数据分析,影响了全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有关负责人称,由于我省环境监测工作滞后,不能更客观反映海南的环境质量状况,无法完成重点污染源的监测,也就无法为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来源: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