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3月26日电(记者孙洪磊)经过4年努力,总投资24亿元的引滦入津水源保护主体工程日前告竣。天津市境内全长124公里的引滦输水工程实现了封闭式管理,这是保证天津城市供水安全的“生命线”。
23年前,中国最大的引滦入津跨流域调水工程结束了天津居民喝苦咸水的历史,但由于当时受资金和工期限制,工程建设时期采取了“先通后畅,逐步完善”的建设方针,使部分工程遗留至今。 经多年运行,引滦工程设施日益老化,输水能力日趋下降,库、渠水体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对天津市的城市供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全面改造治理迫在眉睫。
上世纪末,中国把引滦入津工程治理列为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项目。2002年2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亚洲开发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实施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总投资近24亿元,建设全长124公里,包括于桥水库水源保护、新建州河暗渠、引滦专用输水明渠治理和引滦入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四项工程。
据了解,工程建成了一条深埋地下3米的专用输水暗渠,全长34公里,连通天津市于桥水库和引滦输水明渠,这样一来彻底解决了利用天然河道输水带来的排沥和水质污染问题,每年可节水达2600万立方米以上。同时还架设了121公里的封闭隔离网,实现了引滦输水封闭式管理,减少了人们的日常活动对工程设施和水资源的侵害。今年,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整体工程计划将于年底全部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