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学家胡文彬清华开讲《红楼梦》创作经验,再次回应刘心武“秦学”观点
2005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带动的“红学热”至今未消。3月30日,红学家胡文彬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从《红楼梦》出发谈及他对文化自觉这一命题的认识。当晚,能容纳200余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
虽然演讲主要是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经验,并无太多新奇的观点和深入的阐述,但胡文彬风趣的语言和丰富的表达,使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现场提问时,他再次否认了刘心武关于秦可卿身世的观点。本报截取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大观园给了红楼十二钗一个展现才华的自由舞台,胡文彬认为这也是大观园修筑的理由之一。 秦可卿如今是刘心武解密的关键人物,也是主流红学家重点驳斥的观点。
讲堂人物
胡文彬
中国红学会副会长、研究员。曾参加新校本《红楼梦》校注,《红楼梦大辞典》的编纂工作,担任过电视剧《红楼梦》副监制。出版学术著作有《红学丛谭》、《红楼梦子弟书》、《红楼梦说唱集》等,近作有《冷眼看红楼》、《红楼长短论》,其内容基本限于纯粹的学术考证。
关于“文化自觉”
费孝通晚年强调:“真正传统的好东西是不会完全走掉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好的传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让大家意识到和理解到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应该保留的优秀传统,并有意识地去发扬它和继承它。我把这种行为叫做文化自觉,这就是自知之明。”
人物描写 500多人物描写具有原生态性
作者对人口发展、男女比例计算得很准确。
很多人物在当代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
首先,《红楼梦》为中国小说刻画人物提供了丰富经验。书中500多个人物,男女比例与现代的人口比例相当,其中女性215人,男性226人。在这些人物中,能留在我们心中的,不过三五十人,而能感动我们的,只有十几人。这500多个人物中,最多的是贾府内的下层。上海那边有人说书中共有人物1000多个,也有900多和800多的说法,而我说的500多个人物,是指真正称得上人物的人物。我认为称得上人物,必须要有形象有故事,像书中第十四回,秦可卿死去时请灵的六十四名青衣,不符合小说人物的特性。还有第二回中,贾雨村和冷子兴谈起了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历史人物,这些难道也要算做《红楼梦》中的人物吗?我认为,这些都不属于《红楼梦》本身所要描写的小说人物,只能算提到的人名。
作者对人口发展、男女比例计算很准确,18世纪中期的男女比例和今天大体相同,都是男性略高于女性。作者对这500多个人物的描写都具有原生态性,不论主仆,都描绘得很鲜活,都是真男人、真女人。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描写人物比较多的作品。日本的《源氏物语》和《莎士比亚全集》中涉及人物也很多,但前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远远逊色于《红楼梦》,而后者中崭露头角的人物也不多,不像《红楼梦》中大大小小的人物都这样深入人心。
《红楼梦》中很多人物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比如形容一个人没有见过世面,我们就说是刘姥姥,病秧秧的人我们就说是林妹妹,说到丰满会想起薛宝钗,在书中类似的人物还有很多。就算是鲁迅的作品中,又有几个这样的人物呢?也就是祥林嫂、闰土、阿Q等几个为数不多的人物。所以我们说,《红楼梦》以人物打动了每个读者,这是其非常宝贵的经验,在描写人物上,我们都应该向《红楼梦》学习。
心理描写 肢体语言结合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用的是中国国画中大写意手法。
将肢体语言运用在描写人物心理上,《红楼梦》是典范。
其次,值得借鉴的是《红楼梦》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中国作家从过去到今天都被外国人评论说不会描写心理,我认为中国作家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外国人不一样,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躺在草地上多少页了还在讲内心。而《红楼梦》中的心理描写用的是中国国画中大写意手法,为了表达人物心理活动,用人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将肢体语言运用在描写人物心理上,《红楼梦》是典范。
比如,贾宝玉去袭人家里时,袭人给他端干果和茶水,她用手拿、用嘴吹,这些动作都体现了袭人对贾宝玉到来的欢迎还有她对贾宝玉的感情。还有一个情节,妙玉和惜春下棋,宝玉赶来时,妙玉两次脸红。宝玉第一句问妙玉从哪里来,惜春对男女之事不了解,认为从哪里来就是从哪里来。后来妙玉找不到回去的路时脸又红了,回去她便坐不住了,心里如翻江倒海,因为这两次和宝玉的对话,她都有心理活动。还有宝玉挨打的时候,宝钗去劝他时话说完脸就红了,因为她觉得那句话把他们的关系说得太露而不妥。
关于语言 定下近现代叙事语言风格
大俗大雅,极具个性化。
《红楼梦》语言结束了中国古代语言。
第三,除了人物刻画得好,《红楼梦》还有一大特点,是语言很成功。大俗大雅,人物语言与身份、年龄、修养、地位紧密结合,极具个性化。比如“大火烧了毛毛虫”这样的话,只有刘姥姥说才能打动读者。每一个人物语言都有他自己鲜活的语言。《红楼梦》语言是进入千家万户的语言。
我个人认为,《红楼梦》语言结束了中国古代语言,是一个新的开始,为近代语言打下基础,定下了中国近现代书写中的叙事语言风格。
关于文化 每一样文化描绘都很到位
所有的描述都是顶尖的。
专家都很佩服书中在医理上的描写。
《红楼梦》中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对文化考究的到位。我常想,《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人还是神,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都集合在一部书中,而且所有的描述都是顶尖的。
这其中包括了对医理、对园林、对茶、对服饰等各种文化的描述。
比如其中对医理的描述,各种病症的判断、开方治疗,都头头是道。薛宝钗的冷香丸,我曾询问过中医,证明这药非常符合医理,专家都很佩服书中在医理上的描写。
在书中涉及园林建设的内容非常到位,比如对大观园的描写,在第十六、十七回中,聊到大观园的建设,从丈量土地到请人画图纸,这些都很专业。书中一共3次描写大观园,第一次是贾政带着大家走山边,没有走正路,因为正路要由元春先走。第二次是元春从大门进来走正路,以接见为主,这一次也是看得最细的一次。第三次贾母带着刘姥姥一个屋子一个屋子走下去,每一个重要房间都作了评论,最后刘姥姥醉倒在怡红院。
关于大观园的建造也引出很多话题,比如大观园究竟建在南还是建在北。中国园林从南到北,没有一家可以带寺庙的,除了皇家园林、圆明园,但大观园是有寺院的。在大观园中,可以找到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子,只是比园林更大,是艺术的园林。我认为,大观园是作者根据生活体验,把南北园林和皇家园林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大观园只存在于《红楼梦》中,存在于作者心中。
《红楼梦》中还涉及了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等等,每一样文化都描绘得非常到位。
比如连泡茶用的水,都描绘得很细致。第四十一回中曾写到,妙玉给刚吃完饭的贾母呈上茶,贾母说自己不吃六安茶,因为六安茶是绿茶,饭后喝易拉肚子。妙玉马上说,那是老君梅,是她用隔年梅花上的积雪冲泡的。妙玉的话既抬高了贾母的地位,同时在茶道上也很有讲究,饭后喝暖胃茶,是助消化的。还有,书中把这个故事情节安排在拢翠庵,选择在这里品茶也是有文化渊源的。中国的茶道起源于寺观,佛祖不吃肉喝酒,只能品茶,从这个角度就能理解安排在拢翠庵并不是随意之举了。
在书中关于服饰的描写也很多,把中国古代服饰的美结合在一起,以满汉服饰为主。关于《红楼梦》作者是满人还是汉人一直都有争论。贾宝玉衣服的马蹄袖,显然不是汉服,但是书中的男性人物又穿靴子束腰带,女性穿长裙不露脚,这些又是汉服的特点。
18世纪的北京,是多民族栖居地,所以书中出现了各个民族服饰的特点。
管理思想 个人独裁值得深思
贾家财政管理是很失败的。
《红楼梦》中更多的是家政管理。
应该说,贾家财政管理是很失败的,秦可卿之死、还有给贾蓉买毕业证书,都耗费了大量钱财。经济不仅是国家命脉,也是一个家庭的命脉。荣宁二府拿金钱当粪土,而贾家的财政也没有人监督,老祖宗被王熙凤糊弄得很糊涂,在王熙凤个人领导下,她只是不断满足自己私欲。到五十六回之后,改成了分田到户,搞承包集体管理,效果好些,但是没能维持下去。
这也是《红楼梦》从管理学上给我们提供的一个教训,不能个人独裁,值得今天的经济学家们深思。《三国演义》里讲的是计谋和用人,而《红楼梦》中讲得更多的是家政管理。
贾家教育 一代不如一代
贾母先教育后教唆。
贾宝玉如果离开了贾府,他怎么生活?
《红楼梦》中还涉及了一个问题,是教育的失败。国公戎马一生、创业维艰。到了贾府的第二代还好,贾母到底经历过,知道创业不容易。但是到了贾政这一代,就没有一个好人了,不过这一辈还是坏在家里。贾敬是丙辰科进士,相当于今天的博士,但是他一味好道,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是知识分子中的愚昧派。宁国府的衰败,表面上看与贾敬无关,但是贾敬作为第三代继承者,难辞其咎。贾赦这边则是整日和一帮女孩子混在一起,喝酒作乐,要女孩子要到了贾母的丫头鸳鸯那里,贾母教训他不能要鸳鸯,但是可以要别的丫头,这就成了先教育后教唆。
贾府的第四代更糟糕,贾珍生活极度放纵,他虽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儿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关系暧昧。贾琏就更是如此,连尤二姐身边的丫环他都感兴趣,像馋猫一样。剩下贾宝玉整天疯疯癫癫在女孩子堆中混。有人说宝玉反对封建社会的精神很可贵,我不反对这个观点。但是,我要问,贾宝玉如果离开了贾府,他怎么生活?即使放在今天,不上班行吗?封建社会的科举为国家发掘了很多人才,科举制度到后期才走向腐败。
整理 本报记者 姜妍
红楼梦名家论从
现场互动
问题1 后四十回作者就是曹雪芹
听众:《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究竟是谁?
胡文彬
:《红楼梦》后四十回就是原文本《石头记》的一部分,就是曹雪芹所著,并非高鹗所续,只是曹雪芹还没有来得及对后四十回进行修改就去世了。从史料来看,高鹗中举是在乾隆五十三年,高鹗与程伟元结识并商定合作出版《红楼梦》是乾隆五十六年的事。高鹗中举前要应科举考试,不可能会写书,所以高鹗中举前续写《红楼梦》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中举后会有一段应酬时间,也不可能马上写书,因此程甲本序中说是乾隆五十六年程高开始合作出书应是实况。两人合作不到一年书就出版了,除去排版付印和校对时间,真正用于“补写”后四十回的时间只有三四个月,要在四个月时间写出后四十回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以高鹗的才华,他能写出《红楼梦》这样的文字吗?
问题2 刘心武不懂礼仪
听众:我放暑假时看刘心武在央视的《百家讲坛》里曾经说,秦可卿是康熙被废黜的大太子女儿,我觉得他的举证很有道理,您觉得呢?
胡文彬
:我今天出门时,老伴还特别叮嘱,凡是涉及刘心武的问题都不要回答,但是我还是愿意从学术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作家,刘心武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从历史角度看,清朝档案制是历朝最严格的,皇亲国戚从一生下来就记载得很详细,如此严格的制度下,公主流落民间不可能没有记载。刘心武提到在秦可卿出殡时很多高官显爵来路祭,因此足以见其身份不凡。但那只是礼仪问题,一些中央级的官员与贾家从爷爷辈就不分彼此,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因此出现在秦可卿的葬礼上也不足为奇。刘心武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其不懂礼仪。《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