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供稿/新华社、《中国日报》布什
不“博”,多的是人替他“博”布莱尔
的博客简单明了伊朗前副总统阿布塔希的博客空间
全球博客正在以每5个半月就增长一倍的速度发展。在这场博客潮中,选择博还是不博已经成为一种态度。也许开博客的政治家还很少,但不触网的已经不多。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即便是那些成长于纸笔时代的政治家也不得不加入网民甚至博民的大军。既然选民们都已经“姓网”了,被选出的这些政治家自然不能脱离群众的口味。
布莱尔
博客、播客一个不落
“下一站是吉林汉姆,我们在斯特兰德公园停了下来,这可给了我们一个享用冰激凌的好机会。随后我们又与其他党员在当地的教堂会面,在这样的地方他们可以不需要提醒就能明白让他们的朋友都去投工党的票有多重要。”
——布莱尔的博客,文笔似乎比记流水账要强一些
从某种角度来说,把布莱尔称作一个紧跟技术潮流的时髦政客一点也不为过。尽管他在最近一次采访中刚刚坦承自己是个技术盲,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IT技术表现出无比的热忱。据英国媒体报道,4月4日,这位不甘落后的英国首相通过MSN即时通讯软件与广大网民进行了长达45分钟的视频聊天。
2006年1月,英国《太阳报》的网站上发表了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第一个播客节目,从此布莱尔成为了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播客首相。
播客,可是比博客还时髦的概念。简单地说,播客就是声音版的博客。布莱尔的第一个播客内容就是他接受英国《太阳报》政治版编辑采访时的谈话记录,他的这一谈话通过播客形式可以随时被下载到英国选民的MP3播放器里。
除了播客,布莱尔还有自己的博客。在去年英国大选时,布莱尔每周都会在工党的网站上发表一篇竞选活动日记。从网站上发表的博客日志来看,这位首相的文笔似乎比普通的流水账日志要强得多,文字中不时还带点“英国式”幽默感。
工党为布莱尔设立这个博客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让他多与英国选民进行直接的沟通。不过据说访问者给他的留言和提问从来都没有获得过这位首相的回复,因此有人认为布莱尔恐怕很少上网。也许对于布莱尔来说,无论是播客,还是博客,只不过是一个新的政治秀舞台。
布什
迟迟不“博”有人“捉刀”
“一般我上网都会寻找有关天气的信息,这样就可以知道我的牧场是否会下雨。当你拥有一片土地,而它又比较干燥,你就会关心气候情况。当然在竞选时我们会利用互联网去说服人们投我们的票,这是一个对政治来说很有意思的工具。但就个人来讲,它主要是我与亲人和朋友沟通的方式。”
——布什不写博客,不过他表示自己的生活仍然与网络息息相关
现在已经很少有政治家在网上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尤其在美国,这个博客和互联网文化的诞生地,政治家们开办博客的热情一点也不比英国低。前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落败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霍华德·迪恩利用博客成功地绕过了传统媒体直接与选民进行沟通,开辟了美国政治家博客的先河,继迪恩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州长以及法官加入了博客阵营。
然而在美国政客纷纷开“博”的同时,作为全球被“博”得最多的人物之一的美国总统布什,却迟迟没有成为博客。
布什
曾被看作一位“懂技术”的人,他在硅谷接受美国IT网站ZDNET采访时,声称自己拥有一台戴尔电脑。“我与家人通过电子邮件彼此联络。经常通过电子邮件联络的大概有50人左右。我母亲和我隔一天就通一次信。”除此之外,布什还会利用互联网做点别的,比如了解天气信息或者做点研究。
虽然布什本人不愿意开“博”,别人却早已代他“博”得有声有色。www.blogsforbush.com网站是一个专门为热衷于为布什开博客日志的人开辟的阵地,站点首页完全模仿白宫页面的效果,几乎可以假乱真。页面左侧可以看到为布什开“博”的人的名单有一长串。他们有的每天搜集布什讲话,有的专门跟踪布什的访谈,也有的整理各种关于布什的媒体报道以及个人细节,还有的甚至模仿布什的语气写下了一篇篇日记。
伊朗领导人
支持博客发展
“真实世界的分级体系阻止了真相的揭示,而在虚拟的世界里这种情况则不存在。博客与网站将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更受瞩目的焦点。这种为每个人提供的自由表达机会将会促进平等。利用这些新技术,伊朗新一代将能够完成伊朗伊斯兰革命20多年来从来没有完成的很多使命。”
——一向被视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最为保守的文化部长萨法尔哈兰迪公开表示,在博客上每个人都可以像“总统”一样讲话
伊朗,这个在外界看来仍然有点神秘的国家,在与互联网有关的统计数字上却非常惊人:人均网络日志拥有量世界第一。核问题目前是伊朗博客圈讨论的热点。博客Mr.Behi就用调侃的语气表达了对美国的不满:“我一直等着博尔顿(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一管牙膏然后说伊朗已经制造了这么多数量的浓缩铀。”
一向被视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最为保守的文化部长、曾任伊朗革命卫队军区副司令的莫哈马德侯赛因·萨法尔哈兰迪,今年2月作出了一个在外界看来颇令人吃惊的举动:他突然公开表示,政府将支持博客在伊朗的发展,还宣布了一系列计划,要把博客纳入原来只负责传统媒体管理的一个新政府办公室共同管辖。
作为伊朗改革派的头面人物,伊朗前总统哈塔米在朋友的鼓励下开办了名为“哈塔米在线”的博客日志。哈塔米的第一条博客日志写于2005年12月19日,尽管这篇日志只有寥寥数百字,但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赢得了1800多个回帖和留言。
不过,在伊朗博客圈子中影响最大、最为活跃的政治人物,当属哈塔米的顾问、伊朗前副总统穆罕默德·阿里·阿布塔希。阿布塔希是伊朗第一个开办博客的政治人物,他的博客包括波斯语、英语及阿拉伯语三个版本。阿布塔希几乎每周都会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新的日志。
这些博客日志所记录的内容包罗万象。他会在日志中谈论在德黑兰机场欢迎200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朗女律师希尔琳·阿卜迪的趣事,也会把自己与伊朗高层领导人比如前国会议长卡鲁比之间的私人谈话发表出来,甚至还会时不时地透露点伊朗议会内部的消息。对于身居高层的政治人物来说,阿布塔希的举动的确有点不寻常。“在这个网站上,让我做我自己吧,不要去管我的官方身份。”
与普通民众沟通是阿布塔希开办博客的初衷之一。与此同时,对于大选后全面失利的伊朗改革派来说,如何开辟新的阵地继续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也成为日益迫切的需要,而博客则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空间。
小泉
博客很少涉及中国内容
“很多人问我当上首相后有什么变化,我的感想是完全失去了自由。就像24小时关在笼子里的鸟一样。成为首相之前,我可以一个人去便利店,可以随便出去走走。但是现在无论到哪里都有警卫跟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数十人。如果去看电影,也许要约好几个座位。现在根本没有办法轻松地出去了。”
——小泉纯一郎回答读者有关当首相的感觉时写下的一段话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电子空间附属于首相官邸的主页,称为“小泉内阁电子邮件杂志”,小泉担任电子邮件杂志的总编辑,另有一名编辑长担任辅佐,现任编辑长是内阁官房副长官。
电子邮件杂志创刊于2001年6月14日,截至今年3月23日已刊登227期。小泉每周都要在电邮杂志发表致辞,此外还有一些大臣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公布内阁的政策信息。
由于他像狮子一样的发型,所以小泉被称为“狮子首相”,狮子心即由此而来,自然似乎也象征着小泉进行结构改革的坚定决心。“我是狮子心小泉纯一郎。小泉内阁电子邮件杂志创刊第一号终于问世了。这个栏目不仅是政策,还谈论我的信念和真实面孔。很多人对于我只知道我是个怪人和狮子那样的发型。希望通过这个小泉内阁电子邮件杂志,让大家了解小泉内阁的真正面貌。”小泉纯一郎以此表示改革的决心。
小泉
在这种集体博客上的发言,以涉及美国和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居多。在这227期中,涉及中国的内容少之又少。对于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恶化,也没有看到小泉专门以此为主题发表有关解释。但小泉在致辞中比较喜欢用中国古语及日本古代汉文中的词句作为标题,例如“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思无邪”(《论语·为政》)、“忠恕”(《论语·里仁》)、“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等。
在政治问题外,小泉网络杂志也不乏轻松话题,“有人问我小泉的消除疲劳方法是什么,仔细一想还真难回答。但是新的疲劳来了以后,就会忘掉老的疲劳。也许这就是我的消除疲劳法吧。”
链接
博客ABC
博客译自英文单词Blog,意指“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博客内容庞杂,包括个人的日记、文学作品、技术探讨、各类图片及音视频,也会出现新闻报道及评论。
博客率先拉开“拉链门”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拉链门”丑闻曾经轰动世界,但当年最先爆出这则消息的不是传统媒体,而是一个名为“德拉吉报道”的新闻博客。1998年1月,当时仍默默无闻的博客“德拉吉报道”发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大新闻——《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很快,有人将这则报道转贴到多个网站。数天后,《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才低调报道,CNN及美联社等媒体也才开始全力追踪。就这样,“德拉吉报道”一炮而红,成为全球最有名的新闻博客。
知名媒体向博客低头认错
2004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抛出“独家文件”,指控布什当年从军获特殊待遇。美国知名新闻博客CNS贴出文章,引用3名专家的意见指出,所谓“独家文件”的字体不是20世纪70年代传统打字机打出来的。经过两周的热闹争论和求证,最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败在”博客手下,不得不公开认错。
博客“直播”伊拉克战争
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前后,伊拉克人萨利姆·帕克斯和他的博客曾非常红火。他一直用英文撰写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全球每天有成千上万人在网上搜索他的博客,因为这里记载着战火下巴格达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等等。战争期间,他的博客高居相关战争报道网站的十大链接之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