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重心崛起西海岸
本报记者韩军营
很难找出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今天青岛开发区发生的巨变———这里的高楼鳞次栉比,这里的产业经济枝繁叶茂,这里的社会安定有序,这里的人民文明富裕,这里的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在青岛城市组团发展战略中,黄岛组团被定位为现代制造业中心,港口、保税物流中心,重化工,以影视文化传媒为主的旅游度假区。
2001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青岛开发区发展的决定》,这标志着“挺进西海岸战略”进入了实施阶段。从此,作为“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重要一极和先头部队,开发区扎实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六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充分发挥了排头兵的带动示范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连接着胶州湾东西两岸的开发区与一线展开的大青岛城市框架中另外六个组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互相牵引拉动的连锁张力。
正如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王京文说的那样:“青岛城市组团发展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便利条件,正是有了这样的重大历史机遇,开发区的发展才有了加速度。”
六大产业集群独具魅力
作为青岛市新的经济发展重心,开发区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匠心独运,充分立足实际,按照“大港口、大工业、特色旅游”三大特色经济的布局,重点建设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三大工业基地,构筑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修船、新型材料、高新技术、港口物流等六大产业集群,从而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的主体框架。
家电电子产业除以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工业园为依托之外,开工建设了总投资9800万美元的台湾瑞智精密机电项目和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春源精密金属加工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新都理光二期主体已竣工投产;石化产业中,总投资120亿元的大炼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4.89亿美元的丽东化工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汽车产业方面,总投资3.7亿元的上汽通用五菱项目实现整车下线,总投资8亿元的北汽福田、科泰重工压路机、中集专用车、美标威伯科等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在修造船产业领域,总投资74亿元的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及柴油机曲轴等部分配套项目全面开工,修船坞投入使用,总投资17亿元的海洋石油工程建设基地项目正在进行一期用地的海域回填;特种钢产业,总投资2.7亿美元的浦项不锈钢、总投资1.1亿美元的晓星钢帘线、总投资3亿元的邯钢彩涂板以及浦项深加工基地的5个项目等均已建成投产;港口产业,南港区开发全面启动,总投资5亿美元的青岛前湾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已开工建设,今年6月份可投产,迪拜、泛亚、海丰三个集装箱码头进展顺利。以港口为依托引进了以星航运、丽星物流、马士基、伊藤忠等一大批国际知名仓储物流企业,港航服务业蓬勃兴起。
开发区产业集群化建设已经蔚为壮观,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修船、新型材料、高新技术和港口物流等六大产业集群撑起了青岛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脊梁。为将这些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有机地组合起来,提高集成创新的能力,产生乘数倍增效应,开发区实施了“高端制胜”战略。面对产业链绵长的产业集群,开发区将目光锁定其核心产业及核心产业的核心技术开发上,着眼于以纵向集成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他们对高新技术的追求从没有停止过,目前,科技进步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接近70%,2005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88.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63%,占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31.7%。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项目和数字,让人们感受到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产业链招商效应催生的六大产业集群发展,使开发区成为青岛城市组团中对外开放的强力磁场。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开发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9.05亿美元,是“九五”的2.7倍;引进过千万美元项目255个,是“九五”的4.4倍;引进世界500强项目34个,是“九五”的2.3倍。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位次已由2001年的第七位跃升到第四位。
放眼西海岸,开发区在一个个大块头的中外项目的簇拥下,承载着青岛21世纪产业发展的使命,正昂首崛起着一个又一个前景无限的产业高地。
国际化新城区日新月异
一位多次到青岛开发区采访的美国记者在发向全世界的报道中这样介绍:“青岛开发区有着可以同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相媲美的发展环境,这里的投资环境世界一流。”
这位美国记者的话丝毫也不夸张,常有人说,“半年不到开发区,很多地方就会认不出来,甚至连一些道路的面目也今非昔比。”
为了打造与世界经济发展同步的发展环境,开发区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半岛城市群的要求,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系统意识和人本意识,确立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发展、高效能管理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城区功能日趋完善,形象日新月异。自2000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23.8亿元,全面启动了唐岛湾综合改造、行政中心轴线、城市骨干交通、水资源、热力、国际贸易中心、绿化、“新八大关”、小康新居、“大学城”等“十大工程”;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了镰湾河水质净化厂、管家楼水厂、生活垃圾处理厂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成了嘉陵江路立交桥、黄河路立交桥、嵩山隧道、前湾港疏港专用通道,拓宽延长了昆仑山路、江山路、淮河路等城区主干道,薛家岛安子码头、长途汽车站等交通设施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高标准实施了行政中心轴线广场建设、金沙滩景区改造、滨海公路、黄岛轮渡改造、环胶州湾高速公路改造等城市精品项目;引进了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等重点院校。此外,开发区还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整合、组团建设、捆绑开发”的原则,大规模进行旧村改造,建成区面积新增7平方公里,成功创建了ISO14000国际示范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
2005年,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杜世成在加快西海岸发展专题会议上强调,西海岸是青岛新的经济发展重心,是青岛的希望和明天,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实践也证明,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的“挺进西海岸”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决策。这一决策的实施,促进了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开发区在全市城市组团发展中“领头羊”的地位初步确立。
开发区以自己的发展实绩证明和巩固了“青岛新的经济发展重心”的地位。如今,开发区与母城青岛市连接的海湾大桥已经开工,海底隧道开工在即,第二条济青高速公路也已开工。开发区不失时机,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国家级开发区前三位的目标,并提出将“黄岛组团”率先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新城区。责任编辑:亦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