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新闻提示:小病患者为何舍近求远去大医院就诊?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社区医疗机构缺乏信任,担心被误诊。然而,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卫生系统的不少干部,及他们的家属看小毛小病,都是去社区医疗机构。
卫生系统干部看小病在社区
“我有10年没上大医院看病了,有小病就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中心解决。”市卫生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家住在四牌楼地区,平时有个头疼感冒就去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那里的医生非常热情,询问病情、检查、开处方也很仔细,加上交费、拿药都不要排队。在大医院得花半天时间看的病,在社区医院最多1个小时。同样,白下区卫生局一位工作人员也说:“开始,我家里人担心去社区医院易误诊,我便把社区医生首诊负责制、大病转诊制以及社区医生的整体素质讲给他们听,经过几次亲身体验,现在他们看小病只去社区医院。”市卫生局干部吴女士称,她周围的同事也经常去社区医院看病。他们与那里的医护人员一般互不认识,去了也不会亮什么身份,都是正常排队挂号、看病、拿药,感到很方便。白下区中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赵宝华介绍,在他们每天200多人的门诊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因为报销等原因,在大医院开处方拿药后,转到他们这里接受进一步治疗。
社区医院一半以上医生有中高级职称
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为何对社区医院如此有信心?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市目前社区医疗机构共有医生233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本科学历的共835人;具有高、中级职称者1171人。此外,这些医生中,共有1254名医生获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全科医师证书。“现在的社区医院真令人刮目相看”我市某三级医院负责人称,社区医院具有高、中级职称者也超过了50%,这说明社区医疗机构对多发病、常见病等小病完全有能力治疗。记者还了解到,我市目前社区医疗机构共有1862名护士,其中超过70%的人员获得了社区护士岗位证书。
社区医院门急诊量去年提高5%
据市卫生局基层妇幼保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04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9个、医疗站385个,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近年,随着市、区两级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逐年加大,我市社区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心电图、B超等检查设备已基本配备。再加上医护水平的提高等因素,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人数正逐年上升。去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人次已占全市门急诊总量的32.14%,较前年提升了5%。
社区医生纷纷上门看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采取错位竞争的方式,与大医院争夺医疗市场。不久前,雨花台区卫生局推出“社区健康管理责任医生”,在全区共划分了86块健康管理责任片区,以竞聘的方式首批配备了86名责任医生,每名责任医生为2000位居民服务。社区责任医生除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班外,还要到分管的社区“兼职”巡诊。宁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称,社区责任医生与居民熟悉后,必然会吸引一些小病患者进社区。同样,中华路社区卫生中心负责人赵宝华介绍,他们每周四都派3个医疗小组,分别到舜天集团、省经贸委、省经贸集团送医上门,量血压、测血糖,为出差的慢性病患者配药。另外,他们还在社区设立家庭病床,患者每月只需交30元,便可享受中心医生每3天一次的出诊服务。只需一个电话,即便是深夜,医生也会立即赶到处理病情。市卫生局基层妇幼保健处负责人分析,尽管小病进社区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推广还存在一定难度。在群众心目中,社区卫生服务还停留在知名度不高、缺乏统筹管理、人员全科医学知识缺乏的层面。这就导致了公众的信任度不高。他认为,社区医疗机构的自我宣传意识尚需继续加强。南京日报记者 李映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