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欧阳中石(中)在指导他的博士生郑晓华(左)、叶培贵。
欧阳中石的博士生解小青的书法
欧阳中石是当代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书法大家,他于书法各体兼通,而汇总到行草书,以东晋书风为宗,博采周金汉石、碑刻法帖的长处,形成自己飘逸而沉稳、刚健而温润、灵动而厚重的独特艺术风格。
欧阳中石先生生于1928年,为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欧阳中石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学者,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在逻辑、音韵、戏剧、书学、语文教育学等专门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出版《中国逻辑史》、《中国逻辑思想史》、《书法与中国文化》、《艺术概论》、《中国书法史鉴》、《书法教程》及《参考资料》、《中国的书法》、《章草便检》、《学书津梁丛书》(六册)等著作50多部。
欧阳中石先生还是一个有着多方面艺术才能的艺术家,他精于诗词对联创作,擅长传统写意画,京剧方面为著名老生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造诣精湛。
他不但书艺卓然,而且为我国的传统书法艺术走入高等院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85年,欧阳中石先生在首都师范大学主持创立书法专业,这是中国大学中首个系级建制的书法学科教学科研单位;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首都师大设立美术学专业(书法方向)博士授权点,他又担任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1998年,国家人事部批准首都师大接收书法博士后研究人员,由欧阳先生指导,从而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完整高等书法学历教育体系的学科点。
1994年初,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点被批准后,学校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冯其庸、北京大学的吴小如、天津大学的王学仲等教授共同组成了考试咨询委员会。考试科目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理论、中国书法历史理论、书体字体实践、外语。经严格评定,郑晓华、叶培贵、解小青成为我国第一批在欧阳中石指导下攻读书法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欧阳中石先生悉心培养和多年的学养熏陶下,他们成就斐然,如今正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优长。
郑晓华,1963年出生于浙江缙云,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5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攻读书学博士学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他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东方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为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华儿女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郑晓华主修艺术史论,有多种著作在海内外出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为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等机构收藏。著有《颜筋柳骨》、《中国书法史话》、《中国书法理论史纲》(合著)、《翰逸神飞——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古典书学浅探》、《艺术概论》等。他的论文《全球化:是危机,是挑战,更是机遇》2005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
叶培贵,1968年生于福建,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至1998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师从欧阳中石教授攻读美术学(书法方向)课程,先后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任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2004年1月破格晋升教授。叶培贵的学术研究主要致力于中国书法史学,兼综碑帖学与诗词对联格律与创作,尤倾力于中国古代书法史学史。曾作为主编助理参与国家外文局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项目《中国书法》的编辑,并主编《康熙字典通解》,出版著作《书法与中国文化》(合著)、《学书引论》、《米癫痴顽》、《中国的书法》(合著),在《中国书法》、日本《墨》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书法实践于行草用力最深,主攻宋代米芾,上溯李邕、王羲之,对隶书、楷书亦有所涉猎。叶培贵就任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期间,提出了创造性的一些构想,推动了书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2005年11月,首都师范大学撤销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建立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他担任院长,同时创建我国大学第一家“书法文化博物馆”,设立面向高校书法学科的“中国书学奖”。
解小青,1971年生于山西太原,从小跟从父亲学习书法,10岁时荣获中央电视台、中国少年报等单位主办的“全国少年儿童大字比赛”一等奖。1992年、1995年先后在山西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文学(先秦两汉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姚奠中先生。1995年考入欧阳中石先生门下,是中国第一位书法女博士。著有《书写教程》、《智慧夺取时间》、《吴玉如与元略墓志》、《沈尹默与兰亭序》等,并为山西省中小学生书写书法教材。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日本《中国中世文学研究》等杂志发表《汉字构象取意分类分析》、《赵孟頫的书学思想》、《试论元代文化思潮的多元格局》等学术论文10余篇。2002年应日本广岛大学邀请赴日讲学。她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为书法专业硕士生主讲字体书体研究、汉字与书法、古文字学等课程。欧阳中石先生对她甚为嘉许:“小青从余攻得博士之后,其学更笃,林林总总,纵横贯通。其字尤为多姿,于诸前贤莫不手摹心追,如家珍之在握。近年来对吴玉如夫子用心更苦,意诚志恪,不多时日居然已于指腕神采间探得毫发之妙运,是以余深许其才,且深寄厚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