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韩晓玲、通讯员刘中兴)师生两人谈论“西游记”,总说不到一块儿去。老师这才发现,自己在说吴承恩的名著《西游记》,学生说的却是《大话西游》。
昨日,全国130多名高校教师前来华中师范大学,参加文艺学系列课程研讨。 著名文学评论家、省作协主席王先霈教授通过这个真实的例子提出:当代文艺学必须面向文化环境的变迁,正视这种“视域差异”。
他说,老师们讲授的往往是能进入教材的经典作品,而学生们对新事物很感兴趣,如网络小说、博客、手机短信等。在应试教育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很多本科生阅读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偏少。我们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几千年的整体,教师自身则要了解当前的新变化。缺乏对话性的教学是不成功的。
文艺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在急剧变化,出现一系列新现象,文学观念不断受到挑战。今年文坛爆发了“韩白之争”,文学评论家白烨点评“80后”只是“文学的票友写作”,“80后”代表人物之一韩寒却宣称“每个写博客的人都算进入了文坛”。
王先霈认为,教材主要反映共识性内容,很难对多种变化作出全面反应。然而学生们生活在现今文化环境中,不能只从共识性进行教学。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仍得依据经典作品,但也不可无视当前的文学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