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经浙江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严格评选,戴村镇被授予省级生态镇,成为我省首批、我区第一个获得这项称号的镇。
戴村是我区南部重镇。按照我区“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形成做美南部环境、做优南部产业的生态经济格局”,更好、更快、更有特色地发展,是不是戴村镇创建省级生态镇的题中之意呢?他们是如何创建的呢?创建带来的变化有哪些呢?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在萧山整体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区各镇包括南部乡镇都在探索和寻找各自的发展之路。相对于中东部而言,戴村经济总体上处于后发之列,要赶上中东部,这条路怎么走?
戴村镇党委、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强镇”和“生态立镇”双轮驱动,以创建省级生态镇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戴村谋求发展的有效途径。理由是:第一,符合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战略;第二,符合戴村生态资源现状:戴村拥有“三分田七分山”的资源优势,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三,符合戴村工业结构特点:工业总量虽然不大,但结构良好,具备后发优势;第四,符合戴村老百姓利益需求: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能让老百姓分享生态建设的成果。
立意定下后,还需破解一道疑问题:有人以为,创建生态镇就是种种树养养花、美化美化环境而已,是经济落后地区的“专利”。针对这种模糊认识,该镇通过各种方式反复向全镇干部和群众阐明:创建生态镇,不是一时的举措、抓手,不是单一的环境建设,而是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战略决策,是一条符合发展趋势、符合戴村实际的发展之路。
一个大生态系统建设工程
戴村将生态建设,理解成具有深刻内涵的大生态系统建设工程,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村创建等众多领域。要求每个领域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内核,以创新的思维做出生态文章。
工业篇:依靠“生态”求发展
发展生态型经济,列入戴村镇政府的目标考核。镇里实行生态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对建设项目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把生态工业关。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之路,得到该镇的大力扶持。杭州富时特化工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开发的氟里昂替代品、电子清洗剂和气雾推进剂等,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全镇有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原云石生态旅游区内,曾有部分电镀、造纸、钢构等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废水、废气。镇里果断地迁出10多家企业,实行集中治理,达标排放。近年来,该镇新批的177家企业,均为无污染企业。
强烈的生态经济意识,渗透到企业家的头脑,一批环保型的绿色产业在该镇不断涌现。根据美国和欧盟等国规定,木质包装箱必须经过熏蒸热处理,经检疫合格才能进口。杭州永达木业有限公司,立即抓住商机,与美国农业部和我省商检部门专家合作,专门为木质包装箱提供熏蒸热处理加工,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出口货物包装木箱,一举成为国内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农业篇:依靠“绿色”求创收
海拔700多米高的狮山、石牛山之巅,是浙江名茶、云石三清茶的生产基地,浙江省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之一。三清茶不施肥、不喷药,没有任何污染。承包户沈月辉说:“发展生态农业,的确给农民带来实惠。”清明前,三清茶卖出价比普通茶要高出不少。无独有偶,云门寺生态茶场生产的“五尊”有机茶,也因“绿色”品牌,长期供不应求。饲养灰雁(又称天鹅),是一农民从武汉农科所引进的高科技项目,该农民租用45亩地,养殖1500只,污染小,效益高,年创收益近百万元。据了解,戴村镇的“马谷”蚕匾、“裘老大”木业、“三清”草莓等十大农产品,为农民年增收上亿元。
生态农业成为投资的“金名片”。浙江卫士集团近年来开发了“生态复绿治理技术”,专门为路边山坡的废弃石塘恢复绿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复绿、护绿、送绿”企业。今年,尝到甜头的“卫士”计划投资千万元,实施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该项目首期100亩已建成,向在杭13所高校供应优质绿色农产品。二期计划建设500亩的生态养殖场、休闲农业区、珍禽观赏区等。环境篇:依靠群力求改变
戴村镇在创建生态环境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三年前,该镇委托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专家,制订了《戴村镇生态镇建设规划》,通过省市专家评审。同时,还完成了增丰、尖山下、东周村等多个自然村的生态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决定方向。该镇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生态建设投入机制。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中心绿化广场,已建成使用。2005年10月,全区首个镇级垃圾生态填埋场落成,农民的生活垃圾,统一纳入无害化处理。镇污水处理厂全面竣工,全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据统计,近年来,该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村建设、文化村建设、科技创新等,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建成一批环境治理设施,绿化镇区面积10万平方米,实现自来水入户率达98%,村民新房卫生厕所率达100%。创建市、区级生态村4个,农村整治村12个,3个农村示范村启动建设。一次没有终点的长跑
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省生态镇的建设,戴村的经济发展了。2004年和2005年,该镇连续两年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经济发展优胜镇街”。据统计,今年一至四月,该镇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又比去年同期增长60%,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同时,省级生态镇这一“金名片”,吸引了许多富有眼光的投资者。杭州宏成纺织有限公司看好该镇良好的生态环境,投资200万美元专门生产森林休闲服、休闲帐篷等,年销往欧美3000万元。今年以来,总投资上亿元的杭州嘉纳德五金工具、杭天布艺两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金额逾2亿元的5个项目正在洽谈中。良好的生态居住环境,还激活了杭城居民购买戴村房产的热情。
建设生态能给农民带来实惠。镇、村的环境优化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态经济发展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态建设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果,农民的生态意识更强了。这一切,都为戴村巩固生态镇建设成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戴村镇党委书记赵立明说:戴村镇找到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促互进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生态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天的成果就是明天的起点,我们将沿着这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